英偉達-OpenAI戰略合作後科技板塊上漲
投資者消化了英偉達與OpenAI之間重大戰略合作的消息後,美國股市科技板塊出現集中上漲。這項合作涉及英偉達對OpenAI下一代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額投資,激發了市場對英偉達未來收入流及其在新興AI市場中根深蒂固地位的看漲情緒。
合作細節與財務承諾
英偉達公司 (NASDAQ: NVDA) 已與 OpenAI 達成戰略合作,承諾投入高達 1000億美元,以促進為 OpenAI 的先進AI基礎設施部署至少 10吉瓦 的 英偉達 系統。這項前所未有的承諾,在意向書中有所闡述,旨在支持 OpenAI 未來AI模型的訓練和運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初始階段定於 2026 年下半年開始,將利用 英偉達 即將推出的 Vera Rubin 平台,它是其 Blackwell 晶片 的繼任者。預計這種先進硬體的交付最早將於 2026 年末開始。
瑞銀證券 的分析師提供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收入預測,估計這項合作在未來幾年內可能為 英偉達 帶來約 4000億美元 的收入。這一估計基於這樣的假設:每個吉瓦的基礎設施可能涉及約 500億美元 的總支出,其中 英偉達 通過其計算和網路部門獲得約 60%至70% 的份額。其他公司,如 巴克萊,預計該交易到本十年末可能為 英偉達 帶來約 3500億美元 的收入。
市場反應與戰略依據分析
市場反應反映了 英偉達 在AI硬體和軟體生態系統中主導地位的鞏固。 1000億美元 的承諾為 英偉達 提供了數年內有保證的、實質性需求,確保了其高性能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持續訂單流。這與 英偉達 首席執行官 黃仁勳 關於公司到 2030 年擴展到 3萬億至4萬億美元 AI基礎設施市場的願景相符,而 英偉達 在該市場歷來保持著顯著的市場份額。
這項交易被解讀為鞏固 英偉達 在AI半導體市場領導地位的戰略舉措,為實質性增長提供了多年的可見性。它將 英偉達 的需求模式從單純依賴超大規模週期轉變為更「公用事業式」的可见性,從結構上將其確立為智能經濟的支柱。此次合作還深化了 英偉達 專有的 CUDA 軟體平台和 NVLink 網路與 OpenAI 尖端AI模型的整合。
然而,一些分析師對該交易的財務結構提出了質疑。 Bernstein 的 Stacy Rasgon 和 Creative Strategies 首席執行官 Ben Bajarin 對「循環性」表示擔憂,質疑 英偉達 對 OpenAI 的投資是否有效地推動了自身產品的需求,並將其與過去公司為提振銷售而資助客戶的案例相提並論。
更廣泛的背景和行業影響
這項合作加劇了「AI基礎設施淘金熱」,預示著一個新時代,其中物理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電力和散熱——與算法本身一樣關鍵。這將推動能源和相關領域前所未有的投資。 英偉達 在26財年第二季度的數據中心收入飆升至 411億美元,網路收入同比增長 98% 達到 73億美元,這表明對其集成解決方案的需求強勁。
這一戰略聯盟有望重塑AI領域的競爭格局。儘管 英偉達 是主要受益者,已經佔據了AI GPU市場約 80% 或更多的份額,但其競爭對手,如 超微半導體 (NASDAQ: AMD) 和 英特爾 (NASDAQ: INTC),面臨著更大的創新壓力。 AMD 的市場份額仍低於 10%,而 英偉達 強化的生態系統可能會限制其在高端AI加速器市場中的增長。這項交易還可能通過進一步鞏固 英偉達 的市場主導地位來影響 博通 來自 OpenAI 的ASIC收入。
從估值角度來看,英偉達 的股票目前以溢價交易,26財年每股收益(EPS)為 4.50美元 的市盈率(P/E)為 39.7倍,27財年每股收益 6.34美元 的市盈率為 28.1倍;未來兩年的市銷率分別為 21.0倍 和 15.8倍。這些數據均高於行業中位數。然而,分析師通過該公司70年代中期的非GAAP毛利率和每季度超過 130億美元 的自由現金流來解釋這一溢價,這相當於基礎設施規模下的軟體般利潤率。
專家評論
公告發布後,多家分析公司重申了對 英偉達 的積極評級和目標價。 Rosenblatt Securities 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為 215.00美元。 Evercore ISI 將其目標價上調至 225美元,維持跑贏大盤評級。 巴克萊 重申增持評級,目標價為 200美元。 DA Davidson 也給出了買入評級,目標價為 210美元,強調了 英偉達 系統為 OpenAI 未來模型部署的重要性。
「這項交易為巨大的增長空間提供了多年的可見性,」 瑞銀 分析師指出,強調了此次合作所鞏固的長期潛力。
展望未來
英偉達-OpenAI 合作預計將極大地加速AI發展的前沿,首個吉瓦系統將於 2026 年末部署。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基礎設施部署的進展、對 英偉達 後續季度財務業績的影響,以及其他晶片製造商和雲服務提供商的競爭反應。一些分析師提出的「循環性」擔憂也將是持續觀察的重點,以評估科技領域內這種大規模、相互關聯投資的可持續性和財務審慎性。AI基礎設施的巨額資本支出將繼續成為一個主導主題,凸顯了硬體在實現先進AI能力方面的關鍵重要性。
來源:[1] 瑞銀稱,英偉達與OpenAI的新合作可能帶來4000億美元收入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nvidia-could-s ...)[2] 英偉達股價上漲,Rosenblatt重申OpenAI合作後的買入評級 - Investing.com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英偉達與OpenAI達成大規模AI建設協議 - Finimize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