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e Research維持對英偉達的看漲前景,理由是生產問題已解決、GB300等新晶片的加速量產以及預計達數萬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市場。儘管近期財報反響平平,分析師仍看好其持續增長的穩健基礎,但受中國相關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影響。
英偉達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需求加速增長中保持良好前景
美國科技巨頭英偉達公司(NASDAQ: NVDA)儘管其最新財報的市場反響不盡如人意,但仍持續獲得分析師的良好評價,特別是Wolfe Research。該機構認為英偉達在財報發布後的回調只是暫時因素,預計這家晶片製造商在2026日曆年將有非常強勁的表現。
生產里程碑和戰略定位
Wolfe Research最近將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220.00美元上調至230.00美元,並重申了該股的跑贏大盤評級。支撐這一樂觀評估的關鍵因素是據稱已解決的Blackwell機架生產問題。這些先進系統的產量據報道已達到每週1,000台並正在加速,這表明供應鏈能力顯著提高。同時,GB300晶片的量產預計將為平均銷售價格(ASP)提供利好,預計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大規模市場供應。
英偉達第二季度的財務表現強勁,營收達到467億美元,超出了分析師的預期。每股收益(EPS)為1.05美元,高於預期的1.01美元。數據中心部門仍是主要的營收驅動力,銷售額達到413億美元,同比增長56%,這得益於其先進架構的採用。多元化也顯而易見,遊戲營收同比增長49%至43億美元,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69%至5.86億美元。
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催化作用
圍繞英偉達持續看漲情緒的根本驅動力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市場的巨大預期增長。英偉達自身預測,到2030年,這一總可尋址市場每年將達到3萬億至4萬億美元,這意味著驚人的40-45%的年增長率。這項巨額投資正在從最初的人工智能試點轉向超大規模運營商、企業和公共部門機構的全面生產部署。
英偉達目前在這個新興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佔據所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支出的約35%,並估計在2024年數據中心GPU市場中擁有92%的市場份額。該公司集成的生態系統,包括CUDA、DGX Cloud和Omniverse,為開發人員和企業創造了高轉換成本,鞏固了其競爭護城河。正如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所指出的,對Blackwell晶片的需求“瘋狂”,生產已經售罄。
從估值角度看,英偉達股票目前約以Wolfe Research預測的2027財年每股收益的29倍交易。儘管以49倍追踪收益和38倍遠期收益交易,但鑒於該公司市場主導地位和可觀的增長軌跡,支持者通常認為這一估值是合理的。英偉達的財務狀況顯著強勁,在2026財年上半年產生了428億美元的運營現金流,現金儲備達568億美元,而債務僅為106億美元。這一穩健的資產負債表支持了目前正在進行的6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
地緣政治動態和競爭格局
儘管存在壓倒性的樂觀情緒,英偉達仍面臨顯著挑戰,特別是與中國相關的地緣政治風險。雖然中國歷史上對英偉達的收入貢獻巨大,但由於美國出口限制,其在第二季度的銷售額中僅佔6%,較去年同期的12.2%大幅下降。分析師估計,恢復H20晶片出貨,或銷售符合中國新規的晶片,如B30A和RTX 6000D,每季度可增加20億至50億美元的銷售額。然而,北京的“中國製造2025”倡議旨在到2026年將國內人工智能晶片產量提高兩倍,中國監管機構也已警告不要使用美國晶片,這凸顯了持續存在的地緣政治複雜性。
競爭格局也在加劇。雖然英偉達仍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但超微半導體(AMD)正在迅速迎頭趕上,特別是其Instinct MI350系列。此外,微軟、**Alphabet(谷歌)和亞馬遜網絡服務(AWS)**等主要雲服務提供商正在大力投資開發自己的內部晶片,旨在減少對單一供應商解決方案的依賴並管理不斷上升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成本。
展望未來
英偉達的未來軌跡將主要取決於其能否繼續加快Blackwell和GB300等下一代晶片的生產,以滿足加速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瘋狂”的需求。該公司戰略性地應對複雜的中美貿易關係,包括其針對中國的新晶片設計的成功,將對解鎖額外收入來源至關重要。雖然更廣泛的人工智能投資週期仍處於早期階段,但不斷變化的競爭動態和市場碎片化的可能性將要求英偉達保持其快速創新步伐和戰略夥伴關係,以維持其主導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