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微盤股在經歷長期表現不佳後,最近已成為業績領先者,悄然超越了AI驅動的科技巨頭和更廣泛的市場板塊。這一轉變表明市場領導力可能正在從已建立的超大市值增長敘事中實現多元化。
- 微盤股近期已領先,跑贏了超大市值股票和更廣泛的標普500指數。
- 這一趨勢標誌著與今年早些時候的顯著轉變,當時由人工智慧 (AI)驅動的科技巨頭主導了市場漲幅。
- 對AI估值和潛在市場調整的擔憂迫在眉睫,凸顯了更廣泛的投機環境。
微盤股在經歷長期表現不佳後,最近已成為業績領先者,悄然超越了AI驅動的科技巨頭和更廣泛的市場板塊。這一轉變表明市場領導力可能正在從已建立的超大市值增長敘事中實現多元化。
美國股市近期觀察到領導地位的顯著轉變,微盤股相對於其大型同行和更廣泛的市場基準,表現出一種平靜但重要的超額表現。這一發展發生在一個由人工智慧(AI)驅動的科技巨頭及其對標普500指數等指數的影響所主導的時期之後。
截至2025年10月8日,iShares Micro-Cap ETF(IWC)錄得年初至今19.2%的漲幅。這適度超過了由iShares S&P 100 ETF(OEF)代表的超大市值股票的17.3%漲幅,以及更廣泛的市場基準SPDR S&P 500 ETF(SPY)的15.9%漲幅。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裡,微盤股顯著落後於整體市場和超大市值股票。然而,最近一個多月左右的飆升推動IWC躍居領先地位。IWC投資組合的平均市值約為7.14億美元,遠小於iShares Core S&P Small-Cap ETF(IJR)中標準小型股持倉的33億美元,以及SPY的4390億美元平均市值。
微盤股近期的復甦部分歸因於華爾街令人鼓舞的分析觀點。高盛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在9月份表示,活躍投資者可以在小型股市場中找到“大量有趣的機會”。此外,行業傾向似乎正在促成IWC的連勝,其投資組合中有近四分之一分配給醫療保健,五分之一分配給金融服務。這種超額表現與AI驅動的超大市值增長的主導敘事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在2025年推動了大部分美國股市的上漲軌跡。關於“AI泡沫”的擔憂日益普遍,有報導稱OpenAI、英偉達(NVDA)、**AMD(AMD)和甲骨文(ORCL)**等主要科技公司之間可能存在“循環交易”。英格蘭銀行金融政策委員會(FPC)在2025年10月的金融穩定更新中指出,股票市場估值,特別是專注於AI的科技公司,在多個指標上顯得“估值過高”,令人聯想到網路泡沫時代。許多私營AI公司儘管估值飆升,但仍缺乏明確的盈利路徑。
市場集中了近40%的市值在少數幾隻超大市值股票中,它們的命運很大程度上與人工智慧的構建息息相關,這凸顯了市場目前的結構。除了AI之外,更廣泛的市場情緒表現出“劃時代投機狂熱”的特徵,其標誌是害怕錯過(FOMO)、羊群行為以及Meme股票交易的復甦。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布林帶等技術指標顯示出“近期價格上漲的超大速度”,而擴大的保證金債務和過去央行流動性的持續影響進一步助長了風險承擔。這種環境促使分析師警告稱,如果對AI的高度樂觀預期未能實現或技術進步放緩,標普500指數可能會出現10-20%或更大幅度的“急劇市場調整”。經濟衰退或放緩也構成了重大威脅,如果與AI泡沫破裂和消費者困境相結合,可能會導致標普500指數下跌30%。
“我們相信AI和地緣政治仍將是2025年的關鍵主題,但推動它們前進的潛在政策、人口結構和技術發展正在發生重大轉變,”貝萊德美國主題和主動型ETF負責人傑伊·雅各布斯(Jay Jacobs)表示。這一觀點突出了超越眼前AI敘事的不斷演變的格局。儘管存在調整警告,高盛已上調其標普500指數目標,預測在樂觀情景下,該指數到2026年底將達到7,750點,這表明市場近期走勢存在分歧觀點。
市場未來的表現可能取決於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持續快速的AI創新和強勁的企業盈利可以維持目前的漲勢,但AI估值的可持續性仍然是一個關鍵問題。貝萊德建議的“低利率”環境的可能性,也可能減輕長期資產的壓力,並為各個行業提供新的利好。相反,意外的經濟衝擊、美聯儲對通脹採取更鷹派立場,或地緣政治不穩定都可能成為市場回調的催化劑。監管審查,特別是針對AI領域科技巨頭所掌握的巨大權力,也代表著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反壟斷調查或新的政策框架。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這些進展,以尋找市場領導力持續擴大或先前趨勢重新確立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