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股價在第一季度虧損和前瞻性指引中上漲
晶科能源控股 (JKS) 在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後,股價出現顯著上漲。這家太陽能行業公司的股票表現積極,一些觀察表明,儘管該季度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但在30天內可能實現了10.00%的回報。這種市場反應凸顯了即時財務表現、前瞻性指引以及清潔能源行業內部根深蒂固的估值觀念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業績詳情
晶科能源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在幾項關鍵指標上低於預期。該公司報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達1.817億美元(13.2億人民幣),與2024年第一季度的9.6042億美元淨收入形成鮮明對比,惡化了314.2%。本季度總收入同比下降39.9%至19.1億美元(138.4億人民幣),儘管略高於分析師預測的18.9億美元。每股普通股基本和攤薄虧損為0.88美元(6.40人民幣)。
2025年第一季度的組件出貨量為17.5 GW,使季度總出貨量達到19.13 GW,環比下降27.7%,同比下降12.7%。公司的毛虧損率為2.5%,低於2024年第一季度的**11.9%**毛利率。這些下降主要歸因於太陽能組件平均銷售價格的下降和出貨量的減少,以及定價壓力和貿易政策中斷的複合影響。
前瞻性指引和低估理由
儘管第一季度表現不佳,但晶科能源的前瞻性指引和現有估值指標似乎是投資者興趣的關鍵驅動因素。公司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的組件出貨量在20.0 GW至25.0 GW之間,全年出貨量在85.0 GW至100.0 GW之間,預示著預期中的反彈。
分析師和估值模型表明晶科能源被顯著低估。一項貼現現金流(DCF)分析估計每股內在價值為173.06人民幣,表明相對於當前股價有85.8%的折扣。此外,公司的市銷率(P/S)為0.11倍,遠低於更廣泛的半導體行業平均水平4.90倍和其同行群體的平均水平8.38倍。Simply Wall St 為晶科能源計算的專有“公允比率”為1.39倍,進一步凸顯了這種差異。這種低的市銷率對於太陽能等週期性行業的公司尤其重要,在這些行業中,營收表現可能比波動盈利更能穩定地反映情況。其市淨率(P/B)也顯著偏低,接近0.35。
運營韌性和戰略舉措
在市場逆風下,晶科能源展現了運營效率和戰略靈活性。儘管2024年組件價格下降了70%,公司仍保持了60%的海外出貨率。其N型TOPCon電池擁有**26.2%**的量產效率,使其能夠有效應對價格競爭。
公司繼續大力投資研發,其N型TOPCon基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實現了34.22%的新轉化效率記錄。戰略夥伴關係,包括與沙特阿拉伯的10億美元協議,以及2024年10月發行的6.1875億美元全球存托憑證(GDR),旨在鞏固其市場地位和未來增長。GDR資金將用於在美國的1GW高效組件項目和山西的14 GW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公司預計到2025年底,單晶矽片、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組件的年產能將分別達到120.0 GW、95.0 GW和130.0 GW。
行業逆風和市場展望
更廣泛的太陽能市場面臨著重大挑戰,包括供過於求、組件價格下降和保護主義加劇,這些都給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帶來了壓力。晶科能源的子公司江西晶科由於這些因素,淨利潤暴跌了98.92%。
儘管面臨這些逆風,2025年太陽能安裝量的前景依然樂觀,預計全球將增長33%,達到592吉瓦(GW)。晶科能源預計2025年市場將出現調整,這將有助於平衡供需,促進競爭力的提升。公司領導層仍然致力於優化市場策略和供應鏈管理,以保持其領先地位。
分析師觀點
圍繞晶科能源的市場情緒被定性為“不確定至看漲”。儘管股價即時上漲表明存在一定的看漲勢頭,但歷史波動和持續的行業緊張情緒暗示了潛在的謹慎。感知到的低估,加上太陽能行業的長期增長潛力,使晶科能源成為投資者權衡當前虧損與未來前景的“戰場”。
未來關鍵因素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晶科能源執行其第二季度和全年出貨指引的能力。太陽能組件定價的演變、國際貿易政策的影響以及公司在N型TOPCon技術方面的持續進步將至關重要。此外,其戰略投資和夥伴關係的進展,特別是美國組件項目,將是衡量其在高度競爭和不斷發展的清潔能源領域中長期市場定位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標。
來源:[1] 在強勁的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指引下飆升10%後評估晶科能源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ssessing-jink ...)[2] 晶科能源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未達目標,淨利潤暴跌314.2%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晶科能源在2025年股價近期上漲2.5%後是否仍有機遇?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