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 在過去三個月中股價下跌了8.6%,表現不及整個行業和主要競爭對手。這發生在公司應對重大的宏觀經濟挑戰、激烈的雲計算競爭以及包括大規模裁員和將人工智能更深入地整合到其運營中的戰略調整之際。儘管面臨這些不利因素,IBM最近報告稱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強勁,超出收入和利潤預期,並上調了全年自由現金流展望,這得益於混合雲和人工智能的增長。
IBM股價在戰略調整中表現不佳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 在過去三個月中股價下跌了8.6%,這一表現顯著落後於整個行業9.8%的增長。在此期間,微軟公司 (MSFT) 和 亞馬遜公司 (AMZN) 等主要競爭對手分別上漲了4.7%和7.1%,這主要得益於Azure OpenAI和亞馬遜網路服務 (AWS) 中企業能力的強勁採用。
IBM表現不佳的原因可歸結為多種因素,包括普遍的宏觀經濟挑戰和雲計算領域激烈的競爭格局。該公司正積極致力於向雲計算服務進行大規模業務模式轉型,這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同時影響著其傳統業務部門,並使其面臨外匯波動。
戰略舉措和成本優化
為應對這些壓力並鞏固其財務狀況,IBM已啟動一項重大的成本削減戰略,其中包括大規模裁員。其中相當一部分職位計劃根據“資源行動”計劃遷至印度,這是一項旨在利用該地區人才庫以降低運營成本的公司戰略。儘管IBM尚未公開披露具體的裁員數字,但各種來源的報告表明,諮詢、企業社會責任、雲基礎設施、銷售和內部系統團隊的員工都受到了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裁員發生在人力資源部門,因為IBM正日益將人工智能整合到其後台職能中,以提高運營效率。
IBM面臨來自亞馬遜網路服務和微軟Azure等行業巨頭的激烈競爭。這種激烈的競爭導致了顯著的價格壓力,進而侵蝕了IBM近年來的利潤率。戰略轉型和員工調整旨在精簡運營並提高在快速發展的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財務健康和估值動態
儘管近期股價表現不佳,IBM在7月23日報告了強勁的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收入、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均超出市場預期。該公司宣布收入為170億美元,同比增長8%(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5%)。軟件收入增長10%,基礎設施收入增長14%,而諮詢收入按固定匯率計算持平,這表明該領域已趨於穩定。
IBM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rvind Krishna強調了公司的強勢地位:
“我們再次超出了本季度的收入、利潤和自由現金流預期。IBM在市場上仍然高度差異化,因為我們擁有深厚的創新和領域專業知識,這對於幫助客戶部署和擴展人工智能至關重要。我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業務持續加速,目前已超過75億美元。”
基於其上半年的強勁表現,IBM已將其全年自由現金流展望上調至超過135億美元。該公司還預計,全年按固定匯率計算的收入增長將超過5%,同時經營稅前利潤率將擴大一個百分點。
從估值角度來看,IBM的股票目前市盈率 (P/E) 為21.28倍。這一數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9.96倍,也顯著高於IBM歷史平均市盈率14.05倍,這表明該股目前的交易價格溢價。然而,這種溢價估值伴隨著盈利預測的上調趨勢,其中2025年的預測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5.8%至每股11.12美元,2026年的預測增長了6.1%至每股11.93美元。這種積極的修訂趨勢有助於投資者對該股未來盈利潛力的有利看法。
展望與影響
IBM股票的近期未來可能涉及持續的波動,因為該公司將進行重大重組並應對雲市場中持續的競爭壓力。其成本削減措施的成功,包括大規模的崗位轉移和人工智能整合,對於提高運營效率和維持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向混合雲和人工智能的積極轉型,特別是通過其watsonx平台,代表著關鍵的增長動力,可以穩定利潤率並推動未來的收入流。
儘管最近的財報顯示出潛在的實力,但鑑於該股目前相對於行業而言的溢價估值以及其傳統業務面臨的持續挑戰,新投資者應謹慎行事。IBM戰略轉型在與強大競爭對手的競爭中實現持續盈利的有效性將是未來幾個季度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