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匯豐銀行和IBM之間的一項開創性合作展示了金融技術方面的重大進步,成功進行了旨在優化債券交易的量子計算試驗。
- 預測準確性提升 - 該試驗將算法債券價格預測的準確性提高了34%。
- 「世界首創」應用 - 這標誌著量子技術首次在生產規模上應用於實際交易數據,提供了其在金融服務領域即時價值的經驗證據。
- 市場影響 - 預計這一成功將加速量子計算在金融行業的普及,推動投資增加,並可能重新定義交易策略。
匯豐銀行和IBM之間的一項開創性合作展示了金融技術方面的重大進步,成功進行了旨在優化債券交易的量子計算試驗。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UK:HSBA,NYSE:HSBC)與IBM(NYSE:IBM)合作,宣布在金融技術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透過量子計算試驗將演算法債券價格預測的準確性提高了34%。這項發展於2025年9月25日公布,標誌著金融服務業的一個關鍵時刻,預示著量子能力在實際交易環境中實際應用的具體舉措。
此次聯合行動中,匯豐銀行利用IBM先進的量子計算技術,特別是其高性能的Heron量子處理器,優化了複雜的歐洲企業債券市場中的報價請求(RFQs)。該試驗詳細分析了2023年9月至2024年10月期間超過5000支歐洲企業債券的逾100萬份匿名報價請求。這種混合量子-經典計算模型增強了傳統工作流程,能夠更精確地識別通常嘈雜的市場數據中隱藏的定價信號。報告稱,在預測債券交易以報價價格成交的可能性方面,準確性提高了34%,這超越了標準的經典技術,為量子計算在生產規模金融環境中的即時價值提供了經驗證據。
這一消息刺激了市場,特別是IBM股票的積極反應。新聞發布後,IBM(NYSE:IBM)股價週四上午初步上漲3.3%,並在上午中段交易中進一步上漲超過5%。這一飆升反映了投資者對IBM量子計算解決方案商業可行性的樂觀情緒。年初至今,IBM股價已上漲超過28%,過去12個月的表現顯示增長超過27%,這表明投資者對這家科技巨頭的戰略方向持續保持信心。在Stocktwits等平台上,散戶對IBM的情緒也從「看跌」轉變為「看漲」,伴隨著消息量的顯著增加,這表明對量子技術在金融領域實際應用的興趣日益濃厚。
這項突破使量子計算超越了理論討論,鞏固了其在主流金融市場中的實用工具地位。它強調了更廣泛的行業趨勢,即先進的計算方法,包括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以及現在的量子計算,正在融合以重新定義金融運營。預計這項成功將引發全球競爭性金融機構之間的「量子競賽」,加速投資和類似能力的採用。2023年,金融服務業對量子計算市場的貢獻估計為25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超過48億美元。全球量子計算市場預計從2024年到2030年將以25%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達到1250億美元。此外,量子計算的廣泛採用預計到2035年將為全球經濟貢獻8500億美元,其中金融業可能佔這一影響的20%。值得注意的是,專業的量子計算股票已錄得顯著增長,其中IonQ(IONQ)飆升873%,Rigetti Computing(RGTI)上漲4,174%,D-Wave Quantum(QBTS)上漲2,811%。然而,芬蘭銀行的一項調查強調,技術不成熟、專業知識稀缺和成本高昂等挑戰仍然是廣泛採用的考慮因素。
匯豐銀行量子技術集團負責人Philip Intallura強調了這項成就的重要性:
「這是債券交易領域具有開創性的世界首創。這意味著我們現在有了一個切實可行的例子,說明當今的量子計算機如何大規模解決現實世界的業務問題並提供競爭優勢,隨著量子計算機的進步,這種優勢只會繼續增長。」
Intallura進一步闡述了該銀行的戰略願景,他表示:
「我們一直不懈地專注於量子技術的近期應用,鑑於該試驗在目前的量子計算硬體上取得了積極成果,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正處於金融服務計算新前沿的邊緣,而不是遙遠的未來。」
這次成功的試驗預計將促進整個金融領域研發投資的增加。主要金融機構可能會尋求與量子計算公司和學術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建立內部專業知識並探索債券定價以外的更多應用,包括投資組合優化、風險分析和欺詐檢測。隨著量子能力的持續發展,監管機構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理解和管理這些快速發展的技術,這可能導致新的合規框架。長期影響表明,未來的量子演算法可能在廣泛的金融任務中從根本上超越經典演算法,因此全球金融生態系統的所有參與者都需要短期適應性策略和長期戰略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