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市場正經歷顯著波動,隨著美國30年期國債逼近關鍵的5%門檻,全球政府債券收益率飆升。這種動盪是由對持續通脹、主權債券發行增加以及美國近期就業數據後對央行貨幣政策的重新評估所驅動的,這些因素都加劇了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
全球固定收益市場已進入高度波動的時期,長期政府債券收益率顯著飆升。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7月以來首次攀升至5%,隨後略微回落至4.98%。這一走勢象徵著更廣泛的市場不安,反映了投資者對持續通脹和主權債務供應增加的擔憂。在國際上,長期債券面臨的壓力顯而易見,英國金邊債券收益率達到5.698%,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創下3.29%的歷史新高。澳大利亞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自2024年7月以來達到峰值,凸顯了全球風險的同步重新校準。長期債務的普遍拋售表明全球經濟體的風險正在重新定價,要求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都給予密切關注。
市場反應分析
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正在影響當前的債券市場動態。通脹壓力仍然是一個重要驅動因素,許多經濟體的通脹率頑固地高於央行目標。這侵蝕了長期債券的實際回報,使其吸引力下降。雪上加霜的是,“主權發行過剩”加上需求不足,給收益率帶來了上行壓力。正如巴克萊新興市場宏觀策略主管**米圖爾·科特查(Mitul Kotecha)**所闡述的:“這幾乎是多重擔憂的完美風暴,包括當前的財政政策可能導致通脹,全球發行量可能增加,但需求不足。”
影響市場情緒的另一個因素是美聯儲政策焦點的明顯轉變。在7月和8月非農就業報告連續令人失望之後,其中包括8月僅創造了2.2萬個就業崗位以及失業率上升至4.3%,市場已鞏固了對即將於9月17日召開的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這種弱於預期的就業數據被解讀為“壞消息就是好消息”,表明經濟減速可能促使美聯儲加速降息。這種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與此前推動3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高的擔憂形成對比,隨著市場焦點轉向經濟疲軟,該收益率最終在本週末跌破4.8%。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債券收益率飆升對金融格局產生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政府借貸成本的上升將不可避免地轉化為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增加,可能抑制經濟增長。美國30年期和10年期國債利率之間的差距已擴大至0.7個百分點,為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凸顯了長期債務面臨的壓力加劇。這種環境需要重新校準投資策略,專家建議投資者縮短久期,分散投資於高等級公司債,並隨著期限溢價上升和波動持續而對沖通脹風險。
儘管固定收益市場動蕩不安,但股票市場的前景仍然微妙。標準普爾500指數表現出強勁的企業業績,第二季度利潤同比增長12.6%。這種強勁的盈利勢頭,加上對美聯儲更具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的預期,可能使股票市場克服季節性逆風,並在年底前繼續上漲,其中美國股票優於債券的偏好持續存在。
專家評論也強調了對財政責任的潛在擔憂。薩克斯銀行英國投資者策略師**尼爾·威爾遜(Neil Wilson)在評論英國金邊債券市場時指出:“市場走勢表明投資者不相信財政部會堅持其嚴格的借貸規則。30年期收益率達到近三十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對工黨政府來說不是一個好現象,並強調財政或經濟信譽所剩無幾。”同樣,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ía-Herrero)**指出:“主權資產變得更具風險,因為政治家的護欄更少,他們需要增加預算赤字並降低利率。”
展望未來
未來幾周對於判斷全球債券市場和貨幣政策的走向至關重要。所有人的目光都將聚焦於美聯儲即將召開的會議,市場已完全消化了25個基點的降息預期。此次會議之前發布的關鍵美國通脹數據將具有重要意義,因為任何偏差都可能使央行預期的鴿派轉向複雜化。此外,**歐洲央行(ECB)也將召開會議,而日本央行(BOJ)**在全球市場持續變化中繼續調整其債券購買策略。這些央行行動與不斷演變的經濟數據,特別是勞動力市場指標和通脹數據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決定全球金融市場的步伐和方向,所有市場參與者都需要保持持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