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聯準會新任官員史蒂芬·米蘭倡導大幅降低聯邦基金利率路徑,這與當前共識預測存在顯著差異。
- 分歧的利率預測 - 米蘭預測2025年聯邦基金利率將比多數觀點低75個基點,目標區間為2%左右。
- 方法論基礎 - 他的理由源於移民對租金和放鬆管制對通膨的較低估計,以及人口增長放緩和關稅影響導致的較低中性利率 (R*)。
- 潛在市場影響 - 如果米蘭的非傳統方法在聯準會內部獲得關注,可能會導致利率普遍下調,從而對所有市場領域的股票估值和對債務敏感的資產產生積極影響,儘管目前他仍是局外人。
聯準會新任官員史蒂芬·米蘭倡導大幅降低聯邦基金利率路徑,這與當前共識預測存在顯著差異。
最近被任命為聯準會理事會成員的史蒂芬·米蘭,就聯邦基金利率的適當路徑提出了一個明顯更為鴿派的觀點,挑戰了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內部的普遍共識。米蘭對202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測顯著低於他的同事,這暗示了貨幣政策考量可能發生轉變。
米蘭的方法論認為,適當的聯邦基金利率應處於2%左右的水平,他預測的2025年目標區間中點比多數人的預測低整整75個基點。在他首次參加的聯準會會議上,米蘭作為唯一的異議者脫穎而出,主張降息50個基點,而非委員會最終批准的25個基點。這一立場表明,他與FOMC其他成員對當前經濟狀況和未來政策需求的評估存在深刻差異。
米蘭對較低聯邦基金利率的框架建立在幾個關鍵支柱之上。他主張降低通膨預期,理由是移民政策對租金通膨產生重大影響,以及放鬆管制可能降低企業成本。具體而言,他預測到2028年初,個人消費支出(PCE)總通膨將下降約0.3至0.4個百分點,這主要歸因於移民對租賃市場的影響。此外,米蘭認為,中性利率(R*),即貨幣政策既不擴張也不收縮的理論利率,應該更低。他將其歸因於人口增長放緩,估計由於美國人口增長預期下降,R*將下降近0.4個百分點。他還強調了關稅在增加國民儲蓄方面的作用,預計這將使中性利率進一步降低0.5個百分點。米蘭將目前的政策描述為“非常 restrictive”,暗示其對聯準會的就業使命構成風險。
史蒂芬·米蘭的方法影響聯準會方向的潛力仍然是市場參與者和分析師之間爭論的話題。雖然聯邦基金利率下調通常被認為是積極的,有利於所有市場領域的股票估值和對債務敏感的資產,但他的觀點目前在FOMC內部屬於異類。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對米蘭的論點表示懷疑。
“除非FOMC的構成發生根本性變化,否則我們不認為他的主張會成功,”摩根大通的邁克爾·費羅利指出,並補充說米蘭的論點被發現“存在疑問,有些不完整,幾乎沒有說服力。”
摩根大通維持其逐步降息25個基點的預測,這表明FOMC不太可能被米蘭更激進的提議所左右。儘管聯準會最近降息25個基點,降低了有效聯邦基金利率,但長期國債收益率和抵押貸款利率顯著攀升,這表明債券投資者關注的是通膨風險和供應擔憂,而非僅僅是短期政策調整。標普500指數目前的交易價格是其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22.6倍,高於其五年平均水平19.9倍,而科技等行業的交易價格甚至更高,達到29.8倍。
如果米蘭的方法獲得更廣泛的接受,聯邦基金利率的普遍下調可能會顯著影響所有資產類別。這種情境可能有利於成長型產業,例如科技和通訊服務,這些產業在低利率環境下往往表現更優。相反,**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和其他防禦性產業可能繼續表現不佳。未來可能有更多持相同觀點的官員加入聯準會,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任期中,這可能會增加此類鴿派觀點的分量。然而,目前主要市場分析師的懷疑態度以及長期債券市場的不同反應凸顯了圍繞聯準會未來政策方向及其廣泛經濟影響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以及FOMC構成和集體展望的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