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ETF(EEM)今年迄今表現顯著優於標普500指數,這得益於美元走軟和新興市場內引人注目的估值,預示著可能創下歷史新高。

新興市場ETF(EEM)美元走軟估值吸引,持續跑贏大盤

在此期間,美國股市出現了一個顯著趨勢,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 (EEM) 今年迄今表現明顯優於更廣泛的標普500指數。這種分化凸顯了投資者關注的重大轉變,這主要受美元貶值和新興經濟體估值日益吸引力的推動。

事件詳情

截至2025年9月11日,EEM今年已實現超過24%的強勁總回報,顯著領先於錄得12.0%總回報的標普500 SPDR信託ETF (SPY)。這一顯著領先地位凸顯了對新興市場日益增長的看漲情緒。截至2025年9月10日,EEM是一個管理著196億美元資產的大型交易所交易基金,它提供了對大型和中型市值新興市場股票的廣泛敞口,涵蓋了800多隻股票。儘管其年度費用比率為0.72%(72個基點),但其2.29%的股息收益率比標普500指數高出約一個百分點。從基本面估值角度來看,EEM的市盈率(P/E)為14.4倍,具有吸引力,並且長期每股收益(EPS)增長率為9.5%。

市場反應分析

EEM的強勁表現主要源於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美元走軟和新興市場資產固有的價值主張。美元指數(DXY)今年已顯著下跌約10%,逆轉了長期以來的強勢。美元走軟通過降低以美元計價的債務成本並相對提高新興市場資產的吸引力,為新興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這種貨幣動態也惠及了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公司,因為海外銷售額會轉化為更有價值的美元收益。Levi Strauss3MEdward Lifesciences等公司已明確將業績改善歸因於有利的匯率變動,而百事公司則因匯率調整了其盈利展望。然而,一些市場策略師警告稱,這些由匯率驅動的收益雖然具有影響力,但通常被視為暫時性提振,而非持續的潛在業務實力的指標。

同時,新興市場呈現出引人注目的估值故事。截至2025年7月底,它們實現了17.0%的淨收益,跑贏了錄得13.1%收益的發達市場。儘管表現出色,但新興市場仍被大幅低估,其遠期市盈率為14倍,使其比發達市場便宜約30%,比美國市場便宜驚人的42%。與美國相比,較低的市淨率和較高的股息收益率進一步支持了這一點。促成這一吸引人前景的因素包括,在經歷了一段貨幣緊縮時期後,新興市場央行可能實施降息,以及新的增長勢頭,尤其是在中國,刺激措施似乎正在生效,並設定了5%的GDP增長目標。印度等國家也在城市化和數位化轉型驅動下展現出強勁的結構性繁榮,而巴西則出現了顯著的市場反彈。

更廣泛的背景與影響

當前對新興市場的熱情代表著全球投資流向的潛在轉變。儘管新興市場擁有龐大的經濟規模,佔全球人口的84%和全球GDP的60%,但其持倉量卻嚴重不足,僅佔全球股本管理資產的5%——僅為MSCI全球所有國家指數(ACWI)中權重的一半。這種低配,加上引人注目的估值,表明即使是從過度集中的美國股市中進行適度的資本再配置,也可能對新興市場的表現產生重大影響。

EEM的技術指標進一步強化了看漲前景。該ETF最近突破了46美元至47美元的關鍵阻力區間,預示著進一步上漲的潛力,其測算目標價估計在56美元左右。長期200日移動平均線呈上升趨勢,表明買方驅動的受控主要趨勢,相對強弱指數(RSI)動量震盪指標仍 firmly 處於看漲區域。雖然歷史最高阻力位於58美元,但即時支撐位接近47美元。

專家評論

美元的持續疲軟預計將繼續,摩根士丹利研究部估計到2026年底可能還會額外下跌10%。這一展望與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美國利率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利率趨同的預期有關。正如摩根士丹利G10外匯策略主管David Adams所觀察到的:

“我們可能正處於中場休息,而不是終場。美元走軟的第二幕應該會在未來12個月內到來,因為美國利率和增長將與世界其他地區趨同。”

這一觀點表明,目前有利於新興市場的順風並非曇花一現。

展望未來

展望未來,美元走軟、估值吸引以及新興經濟體基本面改善的共同作用,使EEM有望繼續上漲。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美國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美聯儲預期的降息,以及主要新興市場內的經濟復甦和政策寬鬆步伐。當前環境表明,隨著投資者尋求多元化增長機會並利用有利的宏觀經濟變化,對新興市場資產的關注將持續一段時間。這種高波動性、高貝塔係數的新興市場復甦押注,凸顯了採用長期、積極投資方法以駕馭和抓住全球市場這一動態領域內機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