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關稅壁壘下,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在巴西擴大主導地位
巴西作為世界第六大汽車市場,正經歷著由中國電動汽車(EV)製造商戰略性擴張所帶來的重大轉變。這一轉變發生之際,中國電動汽車公司在美國面臨高額關稅壁壘,迫使它們在新興市場尋求增長機會。巴西全國汽車製造商協會 (Anfavea) 報告稱,2024年巴西包括公共汽車和卡車在內的新車銷量激增14%,達到10年來的新高263萬輛。預計2025年輕型汽車產量將增長8.4%,達到258萬輛。
事件詳情: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市場的份額捕獲
根據巴西電動汽車協會的數據,2025年初,中國品牌佔據了巴西所有電動汽車銷量的80%以上。這一主導地位得益於進口量的顯著增加;巴西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巴西從中國進口了約13.8萬輛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比上一年增加了近10萬輛。這種市場滲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例如,比亞迪的海豚Mini車型在巴西的售價約為2.2萬美元,比通用汽車 (GM) 在該國銷售的同類車型便宜約7,000美元。
市場動態與監管響應分析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在巴西的積極擴張,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實施保護主義措施的直接結果。拜登政府在2024年將中國製造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如果加上之前的關稅,有效稅率可能達到247.5%,使得美國市場基本上無法進入。這個“關稅壁壘”迫使據稱生產過剩(年產3000萬輛,國內銷售2200-2300萬輛)的中國電動汽車巨頭積極尋求國際市場。
為應對這種湧入並保護其新興的本地製造業,巴西於2024年開始重新徵收電動汽車進口關稅。這些關稅預計將逐步提高,到2026年達到35%。這一政策轉變標誌著2015年巴西將35%的電動汽車進口關稅降至零的逆轉。
更廣泛的背景和全球影響
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的迅速崛起預示著全球汽車格局可能正在重新調整。儘管美國市場對中國進口產品保持高度戒備,但新興市場正成為中國製造商的沃土。這一戰略使得像比亞迪這樣去年收入達到1090億美元(同比增長29%)的公司能夠繼續其擴張軌跡。這種情況凸顯了一個鮮明對比:一個對中國電動汽車基本封閉的高度受保護的美國市場,與中國電動汽車迅速成為主導力量的新興經濟體。這種積極進入巴西等市場的做法可能會對包括美國公司在內的傳統汽車製造商構成長期挑戰,通過侵蝕其在增長區域的潛在市場份額。美國製造業聯盟此前曾警告稱,中國電動汽車不受限制地進入美國市場可能對國內汽車製造商造成“滅絕級事件”,這凸顯了所感知到的威脅。
展望未來:關稅影響與市場演變
保護主義貿易政策與全球汽車市場戰略之間的相互作用將繼續塑造整個行業。巴西不斷升級的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可能會影響中國製造商未來幾年的定價和投資決策。與此同時,美國繼續加強其國內電動汽車供應鏈和生產能力,並得到了能源部旨在提高電池和材料生產的大量資金支持。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的成功,由競爭優勢和在其他地方的市場準入限制所驅動,使其成為全球向電動出行轉型的強大力量,特別是在新興經濟體中。未來幾年將揭示這些區域市場上的成功是否會轉化為更廣泛的全球主導地位,或者導致進一步的貿易重新調整。
來源:[1] 中國電動汽車如何贏得巴西市場——並將美國汽車製造商甩在身後 (https://www.cnbc.com/video/2025/11/05/how-chi ...)[2] 巴西新車銷量創十年新高 (https://www.coatingsworld.com/contents/view_b ...)[3] 拜登最終敲定對華關稅上調,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 | Utility Dive (https://www.utilitydive.com/news/biden-fina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