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 美國上市批准失效,香港有望 2026 年首次亮相
Momenta 是一家著名的中國自動駕駛開發商,據報導正在評估到 2026 年在 香港 首次公開募股 (IPO) 的可能性。此舉是在其獲得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在美國上市的批准於 6 月到期之後進行的。雖然該計劃仍處於初期階段並可能發生變化,但該公司已就這一預期轉變通知了部分投資者。Momenta 得到了全球汽車巨頭的鼎力支持,包括 豐田汽車、博世,據報導還有 梅賽德斯-奔馳 和 現代,這反映了其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領域的地位,該領域常與 特斯拉 的自動駕駛能力相提並論。
地緣政治調整和監管轉變推動上市偏好
Momenta 的潛在轉向凸顯了中國科技公司在國際上市地點選擇上更廣泛的戰略重新調整。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加劇以及嚴格的監管框架,例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為尋求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公司製造了不確定性。HFCAA 及其因不遵守美國審計標準而導致的退市威脅,已促使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實體在香港尋求二次上市或雙重上市,以對沖監管風險。這一趨勢在 2025 年初的數據中顯而易見,按市值計算,超過 75% 的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已在香港建立業務。
其他幾家中國實體也同樣選擇或正在考慮在香港上市。例如,由 華為 和 寧德時代 支持的電動汽車 (EV) 初創公司 AVATR Technology 正在籌備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在香港進行 IPO,目標是籌集高達 10 億美元(78 億港元)用於全球擴張。同樣,中國第二大視頻流媒體平台 愛奇藝 在香港尋求二次上市,籌集了 2 億至 3 億美元以降低美國監管風險。甚至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商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ATL) 也於 2025 年 5 月在香港交易所首次亮相,籌集了 52.5 億美元,是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股權交易。
香港作為全球 IPO 中心的崛起
這一轉變顯著提升了 香港 在全球股權融資格局中的地位。2025 年上半年,主板證券交易所的籌資額飆升了八倍多,達到 492 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內地公司的後續發行。在此期間,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HKEX) 舉辦了 210 次 IPO 和後續發行,較 2024 年同期的 182 筆交易和 52.6 億美元的籌資額大幅增加。這一表現使香港成為全球股權融資的首選目的地,專家認為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
Ashurst 駐香港合夥人 Frank Bi 對這種強勁的活動評論道:“> 對於香港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大年,我沒有看到這種趨勢有任何阻力。”他指出,今年有近 100 份新申請,其中包括至少 20 家 A 股上市的中國內地公司,它們被獲得海外形象和利用香港交易所相對較短的審查流程的機會所吸引。德勤預測,香港在 2025 年可能看到超過 80 宗 IPO,籌資 2500 億至 2800 億港元,有可能超越美國交易所。
展望:戰略調整驅動的持久趨勢
這一軌跡表明,中國 IPO 向香港的重新定位是一種持久趨勢,而非暫時的市場波動。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潛在的降息週期等因素預計將引導更多海外資本流入包括中國內地和香港在內的亞洲市場,從而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和更有利的估值環境。鑑於中美關係仍是關鍵變量,並且香港不斷完善其監管框架以吸引上市,這個亞洲金融中心有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中國科技和成長型公司主要融資門戶的作用。投資者將密切關注美國和中國的監管發展,以及近期香港上市公司的表現,以評估這種不斷演變的資本市場動態的長期影響。
來源:[1] 消息稱中國 Momenta 考慮將 IPO 從紐約轉向香港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chinas-momenta ...)[2] 消息稱中國 Momenta 考慮將 IPO 從紐約轉向香港 - 路透社 - Investing.com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 AVATR 瞄準香港 IPO:這會是下一個全球電動汽車競爭者嗎? - AsiaTechDaily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