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針對美國半導體行業發起兩項調查,包括反歧視和反傾銷調查,同時對英偉達進行反壟斷調查。這些行動恰逢在馬德里舉行的高風險中美貿易談判,突顯了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全球技術競爭中的戰略影響力。
本週美國股市半導體板塊反應謹慎,因為中國加大了貿易攻勢,對美國晶片行業發起了兩項重大調查。這些調查是在馬德里舉行的關鍵中美貿易談判之前立即宣布的,突顯了日益加深的技術競爭以及兩國經濟強國之間利用監管措施作為戰略槓桿的現象。
事件詳情
中國商務部率先行動,宣布對美國有關晶片貿易的政策進行反歧視調查。此次調查旨在確定華盛頓的規定是否不公平地針對中國公司。與此同時,一項單獨的反傾銷調查也已啟動,審查美國製造模擬晶片的涉嫌傾銷行為。這些晶片是廣泛設備中的關鍵組件,包括助聽器、Wi-Fi 路由器和溫度傳感器。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聲稱,截至 2024 年,美國某些模擬晶片的傾銷幅度已超過 300%,這些晶片在中國市場佔據近 45% 的份額。牽涉反傾銷調查的公司包括德州儀器 (TXN) 和 亞德諾半導體 (ADI)。
為了增加監管壓力,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SAMR) 宣布對美國晶片製造商 英偉達 (NVIDIA) 進行進一步調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在調查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的行為,此前曾對 英偉達 在 2020 年收購 Mellanox Technologies 的交易進行調查。雖然涉嫌違規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但這一行動被普遍視為對華盛頓對中國晶片行業出口管制的報復措施。
這些行動恰逢美國商務部將 32 個實體(包括 23 家中國公司)列入其限制貿易名單,其中一些公司被指控為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 中芯國際 (SMIC) 獲取美國晶片製造設備。這些事態發展的背景是中美在馬德里舉行的第四輪貿易談判,由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主持,關稅、出口限制和技術衝突是核心討論點。
市場反應分析
半導體行業的即時市場反應表現為不確定性以及對關鍵股票的一些下行壓力。反壟斷調查消息傳出後,英偉達 (NVDA) 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下跌約 2.6%。在前一週,亞德諾半導體 (ADI) 股價下跌 0.75%,而 德州儀器 (TXN) 下跌 2.8%,仍低於關鍵移動平均線。然而,英偉達 和 超微半導體 (AMD) 等一些先進晶片製造商在前一週曾出現上漲,這表明市場反應複雜且往往存在分歧,受到除直接監管壓力之外的各種因素影響。
儘管中國的調查具有頭條新聞效應,但整體市場反應相對平淡。這表明投資者越來越習慣於此類「科技貿易 salvo」,將其視為正在進行的談判中的戰術策略,而不是對行業長期前景的直接根本威脅。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
這些監管行動是中美之間持續「以牙還牙」貿易爭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已禁止向中國出口先進人工智能晶片,並對中國晶片製造商施加限制,而北京則通過延遲供應電子產品關鍵稀土礦物進行報復。中國目前的調查被廣泛解釋為對美國出口管制的戰略反擊,旨在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施加影響力。
除了眼前的談判策略,中國的舉動也符合其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更廣泛戰略目標。這在對模擬晶片的關注中尤為明顯,與先進人工智能加速器相比,模擬晶片通常被認為更容易本地化。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也導致了重大的金融重組,美國政府 2025 年的一項政策對 英偉達 (NVIDIA) 和 超微半導體 (AMD) 在中國的 人工智能晶片 銷售徵收 15% 的收入費用。這項「稅」預計將使 英偉達 的毛利率降低 8-10 個百分點,超微半導體 (AMD) 降低 5-7 個百分點,從根本上重新調整了投資者的情緒。因此,英偉達 的市盈率已從 50 倍降至 42 倍,超微半導體 (AMD) 從 60 倍降至 52 倍,這反映出地緣政治風險已計入半導體估值中。英偉達 已主動降低了對中國市場的敞口,管理層預計近期銷售額將很小。
專家評論
分析師普遍認為,中國最近的監管行動是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中的戰略影響力,而不是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的直接生存威脅。
「中國監管舉措被視為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中的戰略影響力,而非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的直接生存威脅。」
這一觀點強調了半導體行業地緣政治與市場動態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展望未來
馬德里貿易談判的結果將對半導體行業的近期發展軌跡至關重要,該談判正在解決關稅、出口限制和技術轉讓等關鍵問題。儘管一些專家認為完全突破不太可能,但談判可能會提供清晰的指引或進一步加劇目前的僵局。正在進行的調查造成了「頭條新聞陰影」,這可能會使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批准產品和市場准入複雜化。此外,這些緊張局勢可能會加速戰略轉變,促使跨國公司將採購多元化,遠離中國,並鼓勵中國客戶青睞本地供應商,從而從長遠來看重塑全球供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