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對通膨訊號反應平淡
債券市場目前對潛在的通膨壓力,尤其是源自關稅的壓力,表現出平淡的反應。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交易價為4.03%,維持在今年最低水平附近。這表明固定收益投資者主要優先考慮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而不是通膨加劇的風險。
這種情緒推動了2025年全年普遍的債券上漲,其中長期公司債券(VCLT)截至10月14日漲幅超過9%。歷史上,對經濟狀況疲軟的關注往往會推高債券價格並隨後降低殖利率,而通膨擔憂加劇通常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就當前時期而言,普遍的敘述仍然集中在經濟減速上。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正在進行的政府停擺,關鍵的官方通膨數據發布被推遲。原定於10月15日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9月報告已推遲至10月24日。8月最新數據顯示物價壓力上升,總體消費者通膨同比上漲2.9%——為1月以來最快增速——而核心CPI同比小幅上升至3.1%,創下2月以來最高點。與此同時,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引發人們擔憂關稅帶來的上行壓力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逐漸波及CPI。
聯準會的影響和關稅衝擊
聯準會的立場在塑造債券市場情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最近的評論暗示可能停止縮減央行債券持有規模,並表示可能會進一步降息。鮑威爾指出,勞動力市場「相當疲軟」,導致「兩種風險更趨於平衡」。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目前正在對即將舉行的FOMC會議降息的可能性進行高機率定價:10月29日為98%,12月10日為95%。然而,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Michael Feroli)**指出,由於關鍵經濟報告的延遲,政府停擺使聯準會「有點盲目操作」。
與此同時,關稅驅動的通膨正成為企業和消費者實實在在的擔憂。2023年至2025年之間徵收的關稅已將美國進口價格推至1941年以來未見的水平,平均適用關稅達到19.5%。鋼鐵(50%關稅)、汽車(25%關稅)和製藥等關鍵行業正在經歷顯著的成本通膨。哈佛大學教授**阿爾貝托·卡瓦洛(Alberto Cavallo)**強調了這種傳導效應,他指出:
「(來自關稅的)大部分[更高]成本似乎由美國公司承擔。我們已經看到了向消費者價格的逐步傳導,並且存在明顯的上行壓力。」
據估計,大型公司將這些關稅成本的約64.5%轉嫁給消費者,預計這些關稅可能使美國GDP減少0.9%,並導致2025年每戶家庭平均額外支出1,304美元。
行業脆弱性和未來展望
鑑於這些動態,建議投資者在進口依賴度高且定價能力有限的行業中謹慎行事。消費品、汽車和製藥被認為是特別容易表現不佳的行業。相反,具有強大國內供應鏈或靈活定價策略的行業,例如軟體或國防,預計將表現出更大的彈性。包括蘋果(AAPL)和英偉達(NVDA)等主要參與者在內的科技行業,由於強大的品牌忠誠度和吸收投入成本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保護,儘管如果關稅延伸到半導體等關鍵組件,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儘管目前的債券殖利率較低,但一些分析師預計會有一個底線。**施瓦布金融研究中心(Schwab Center for Financial Research)固定收益策略師科林·馬丁(Collin Martin)**評論道:
「我們不認為長期殖利率會進一步大幅下跌,如果會的話。即使聯準會降息,10年期公債仍能保持在4%以上,這主要是因為通膨具有粘性且整體經濟具有彈性。」
除了傳統的債券市場指標外,其他指標提供了更廣闊的通膨預期視野。通膨互換提供了更廣泛期限的見解,並且受流動性溢價的影響較小。商品價格指數通常作為未來通膨的領先信號,與**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具有很強的相關性,通常表現出三到五個月的滯後。2025年第一季度企業財報電話會議中,「通膨」提及次數仍遠高於10年平均水平,**柯比公司(Kirby Corporation)**等公司指出勞動力通膨的影響。摩根士丹利策略師也警告說,成本上升開始壓縮企業利潤率和消費者定價,增加了衰退風險。
市場調整的可能性
眼前未來取決於政府停擺的解決和隨後官方通膨數據的發布,這將為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決策提供更清晰的圖景。短期來看,債券市場目前對通膨的自滿情緒可能會持續。然而,長期前景預示著一個重大風險:如果與關稅相關的通膨或其他潛在通膨壓力比債券市場目前所預計的更強勁地顯現,可能會引發債券殖利率的急劇修正。這樣的事件將產生廣泛的影響,影響整個經濟體的借貸成本,影響股票估值,並可能促使中央銀行對貨幣政策進行更積極的轉變。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聯準會的進一步溝通以及全球貿易政策的進展,以獲取更清晰的方向。
來源:[1] 債券市場持續淡化通膨風險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30112-bond ...)[2] 基於市場的通膨預期衡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電子圖書館 (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p/2007/ ...)[3] 債券市場持續淡化通膨風險 | Investing.com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