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在波音拒絕中批准合同,罷工持續

波音防務聖路易斯地區工廠的罷工工人以壓倒性多數批准了他們工會——國際機械師和航空航天工人協會 (IAM) 提出的一份新的四年期合同提案。這項以 90% 贊成票通過的投票旨在結束已持續 46 天、嚴重削減軍用飛機生產的勞工停工。然而,波音管理層此前曾將工會的提議斥為「宣傳噱頭」,並重申拒絕考慮這些條款,從而使持續的糾紛升級。

爭議詳情:條款與僵局

代表約 3,200 名防務工人的 IAM 837 區 於 2025 年 9 月 19 日批准了一份四年期合同提案。該提案包括第一年 8%、合同剩餘期限每年 4% 的普遍工資增長,公司對員工 401(k) 繳款前 8% 的 100% 配比,以及 10,000 美元的批准獎金。工會將此作為一份預先批准的協議提出,敦促波音接受並恢復運營穩定。

相反,波音管理層通過波音空中優勢副總裁丹·吉利安(Dan Gillian)表示:「很不幸,工會領導層引導其成員對一個不真實的東西進行投票。」 公司已啟動僱傭永久性替代工人的計劃,表明對工會提案的強硬立場。此前,工會成員曾拒絕波音自己的提議,包括一份為期五年、平均工資增長 45% 和 4,000 美元批准獎金的協議,該協議因對不平等的工資增長和取消簽約獎金的擔憂而被否決。

市場反應與財務影響

曠日持久的勞資糾紛給波音股價 (BA) 帶來了下行壓力。自 8 月初罷工開始以來,BA 股價已下跌 4%。波音防務部門的財務損失也顯而易見,其防務、空間與安全部門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報告收入同比下降 20%,部分原因歸咎於此前的勞工中斷。分析師預計,當前的罷工可能導致「超出預期」的季度虧損,如果罷工延長至 10 月以後,損失可能超過 100 億美元。持續的生產延遲影響著 F-15F/A-18 戰鬥機以及 MQ-28 無人機等關鍵項目,影響著美國軍事準備和供應鏈的連續性。

更廣泛的背景與行業影響

波音防務的此次勞工行動是該公司自 1996 年以來在防務領域首次發生重大罷工,當時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設施曾發生長達 99 天的罷工。此次糾紛凸顯了航空航天和防務行業勞工行動主義日益增長的更廣泛趨勢,工人正日益爭取更好的薪酬和福利。這與一些同行形成對比,例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該公司在防務領域的信心有所增強。對於政府利益相關者而言,這種情況構成了一個兩難境地:在國家安全優先事項的供應鏈連續性與尊重勞工權利之間取得平衡。波音願意僱傭永久性替代工人也凸顯了公司在運營彈性與財務穩定之間努力平衡的困境。

專家評論

工會領導層一直大聲疾呼,要求波音接受已批准的提案。

"我們的成員已經盡了他們的本分 — 現在是波音做正確事情的時候了,"說 IAM 常駐總副總裁喬迪·班尼特(Jody Bennett)。 "今天接受這項協議,恢復您的運營穩定。"

**IAM 中西部地區總副總裁薩姆·西奇內利(Sam Cicinelli)**強調了勞動力的價值:

"波音需要認識到這支勞動力是其防務業務的支柱,社區將與這些家庭站在一起,直到他們獲得一份公平的合同。"

政治人物也紛紛發表意見,幾位美國國會議員敦促波音重回談判桌。來自密蘇里州的共和黨美國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批評了波音的管理層:

"我的意思是,這些人已經把那家公司榨乾了。波音的高管層過得很好。他們的工人才是受害者。"

展望未來

波音防務業務的近期前景仍不明朗。管理層持續拒絕與預先批准的工會合同進行談判,這將確保生產長時間放緩和運營成本不斷增加。該公司決定僱傭永久性替代工人可能會進一步使長期勞資關係複雜化,並可能損害其聲譽,這可能會影響未來的防務合同。此次糾紛可能仍將是評估波音運營可行性和股價走勢的核心因素,持續的政治壓力和即將發布的經濟報告可能會影響雙方未來的走向。解決方案取決於波音是否願意重新評估其立場,或者工會潛在的戰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