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顺KBW银行指数ETF面临重大逆风
景顺KBW银行指数ETF (KBWB),作为美国银行股的晴雨表,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进入其最具挑战性的时期之一。该ETF正在应对普遍存在的消费者疲软、失业人数增加以及不利市场状况的共同作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尽管表面上估值可能看起来具有吸引力,但这些数字越来越被视为掩盖了更深层次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区域银行业务领域。
市场反应和潜在压力
2025年10月16日,KBWB ETF经历了每日显著下跌**-3.64%,收盘价从76.65美元跌至73.86美元,盘前交易中再跌-1.08%**,凸显了显著的负面动能。此次下跌恰逢区域银行业更广泛的暴跌,由新的信用担忧和几家机构的特定贷款损失披露引发。该ETF目前管理着近60亿美元的资产。
Zions Bancorporation (NASDAQ: ZION) 在披露与商业和工业贷款相关的5000万美元核销并预计6000万美元的信贷损失准备金后,其股价下跌。同样,Western Alliance Bancorporation (NYSE: WAL) 和 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NYSE: JEF) 的股票也经历了显著下跌,Jefferies的股票在2025年10月16日下跌了9%,原因是其与一家破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有敞口。包括Flagstar Financial (NYSE: FLG)、Banc of California Inc. (NYSE: BANC) 和 Webster Financial (NYSE: WBS) 在内的其他区域银行也录得**5%至8%**的跌幅。
市场恶化分析
围绕银行业的看跌情绪是多方面的,由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驱动:
- 商业房地产(CRE)敞口: 区域银行对CRE贷款的敞口过高,约占其贷款总额的44%,远高于大型银行持有的13%。到2025年底,超过1万亿美元的CRE贷款将到期,在“高利率长期持续”的环境中进行再融资带来了相当大的障碍。写字楼贷款拖欠率目前正在飙升,达到10.4%。
- 消费者疲软和债务: 包括信用卡和汽车贷款在内的消费贷款拖欠率和净核销率上升,目前已超过疫情前平均水平。消费者总债务已达到历史新高17.7万亿美元,表明消费者群体承受压力。
- 净息差(NIM)压缩: 预测显示,到2025年12月,净息差可能会收缩至约3%,因为美国的存款成本仍高达2.03%。较低的利率虽然可能刺激贷款需求,但预计会抑制净利息收入。
- 美联储政策: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银行积累了长期国债。随着美联储启动紧缩货币政策,这些证券的市场价值下跌,导致了重大的未实现损失。尽管银行在2024年末进行了重新定位,但管理这些损失并将投资组合重新平衡到高收益、短期资产的过程仍在继续。美国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已降至3万亿美元以下,这是金融状况趋紧的一个指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暗示量化紧缩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结束。
技术分析强化了KBWB的这种看跌前景,该ETF持有“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卖出信号”。这导致其从“持有”下调至“卖出候选”,表明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更广泛的背景和影响
区域银行当前面临的挑战与美国银行(NYSE: BAC)、**摩根士丹利(NYSE: MS)和花旗集团(NYSE: C)**等大型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的相对弹性形成对比。这些大型机构受益于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和较低的CRE集中度,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了强劲的收益。
然而,更广泛的金融体系面临潜在的信用损失增加,分析师预测2025-2026年全球银行的信用损失将超过1400亿美元,2025年达到约7500亿美元,2026年超过8000亿美元。这种情况可能会严重影响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和所有者,以及依赖区域银行贷款的小型和少数族裔企业。
此外,金融格局正在随着监管变化而演变,例如巴塞尔协议III最终版,该协议将于2025年7月1日生效,尽管重新提案不那么严格,但仍可能导致大型银行增加资本要求。一个重要的长期挑战是系统性风险向监管较少的“影子银行”部门迁移。
专家评论
市场策略师建议对银行业采取谨慎态度。银行部门衰退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导致一些人建议采取防御性策略,包括考虑反向ETF或看跌期权,以帮助投资者在这种环境中减轻风险。共识指出,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和信用质量担忧加深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区域银行业务领域,将迎来一段持续波动的时期。
展望未来
银行业,特别是区域银行的近期未来,将继续保持警惕。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商业房地产贷款表现的进一步发展、消费债务拖欠的轨迹以及美联储对利率和量化紧缩的立场。虽然从长远来看,在潜在降息的推动下,全球信用周期正常化和贷款增长回升是预期之中的,但中短期内可能会以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和信用风险加剧为特征。美国银行正在进行的重组活动,通常由合并催化并旨在重新平衡投资组合,也将是该行业适应这些不断变化的金融状况和监管框架的关键观察领域。
来源:[1] KBWB:银行挤兑,即逃离这些银行股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830704-kbwb ...)[2] KBWB:银行挤兑,即逃离这些银行股 (NASDAQ:KBWB) | Seeking Alpha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642900-kbwb ...)[3] 银行挤兑,即逃离这些银行股 (NASDAQ:KBWB) | Seeking Alpha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