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近期在有利的反壟斷裁決和關稅擔憂緩解的推動下實現了股價上漲,但其在預期產品發佈前夕正遭遇投資者的質疑,特別是對其人工智能戰略和高估值的關注。
蘋果股價在產品發佈前夕面臨投資者審視
蘋果公司(AAPL)近期市場估值大幅飆升,自7月下旬以來增加了近4300億美元,並從4月低點反彈了38%。這一顯著表現部分得益於有利的反壟斷裁決和關稅擔憂的普遍緩解。然而,這家科技巨頭的股票目前正受到越來越嚴格的審視,因為投資者期待其年度產品發佈,密切關注人工智能(AI)方面的潛在進展,同時普遍擔憂該公司的估值和長期增長前景。
近期漲勢和關鍵催化劑
蘋果市場價值的大幅增長可歸因於多種因素。一個關鍵的進展是美國地方法院在司法部針對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GOOGL)的反壟斷案件中做出的裁決。這一裁決被廣泛視為蘋果的重大勝利,它保留了谷歌數十億美元的年度收入分成協議,該協議指定谷歌為蘋果Safari瀏覽器上的默認搜索引擎。這項協議估計每年約為200億美元,是蘋果蓬勃發展的服務收入的關鍵組成部分,據報導佔蘋果營業利潤的15%。法院允許這些支付的決定消除了曾壓制蘋果股價的重大監管不確定性,導致市場立即做出積極反應,蘋果股價在宣佈當天上漲了**2%**以上。
投資者謹慎和估值擔憂
儘管近期有所上漲,但投資者情緒似乎從不確定轉向謹慎。蘋果股價按未來12個月的預期利潤計算約為30倍,在標普500指數的六大公司中(包括英偉達公司和微軟公司)位列第二高。這種高估值是主要擔憂來源,特別是考慮到第三季度增長10%(三年多來最快增速)後,未來幾個季度收入增長預計將放緩。儘管蘋果股價自4月以來已上漲38%,但今年仍下跌超過5%,顯著低於納斯達克100指數同期**13%**的漲幅。
預期產品發佈和AI戰略
投資者正翹首以盼蘋果即將發佈的產品,預計將展示iPhone 17系列(包括更薄的版本和AI增強功能)、升級版Apple Watch、Vision Pro頭顯以及具有實時語言翻譯功能的AirPods Pro 3。然而,一個主要擔憂圍繞著蘋果的人工智能戰略以及被認為缺乏突破性的新功能。歷史上,蘋果股價在iPhone發佈當天常出現“利好出盡”的下跌,如果此次活動未能讓投資者相信AI功能取得實質性進展,這種風險在當前以AI為中心的市場中將進一步放大。據報導,Siri和其他核心AI增強功能的有意義更新已推遲到2026年,這引發了關於蘋果與迅速將AI集成到其生態系統中的競爭對手相比的競爭地位問題。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和分析師評論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表明,蘋果的高估值和預期放緩的增長已抑制了投資者的興趣。產品發佈在解決AI戰略擔憂方面的成功將對投資者情緒和股票未來走勢至關重要。分析師對蘋果的看法明顯不一,推薦“買入”的比例不到60%,與微軟97%的買入推薦形成鮮明對比。一些分析師認為此次發佈可能帶來獲利了結的機會,儘管該股通常在事件發生後30到60天內反彈。例如,Melius Research分析師Ben Reitzes維持“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260美元上調至290美元,預期將迎來強勁的升級週期。相反,Jefferies分析師Edison Lee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為205.82美元,表示“好消息已充分定價”,並對該股在AI進展不大的情況下的估值表示擔憂。
展望未來
產品發佈後,短期內可能會導致股價波動,可能表現為“利好出盡”事件。蘋果股價的長期影響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否展示引人注目的人工智能戰略,並引入真正創新的功能,從而重燃增長並證明其高估值是合理的。投資者將繼續關注該公司應對關稅和成本壓力的能力,以及任何關於真正AI突破或新服務增長的未來公告。蘋果在高端智能手機領域的 主導地位(控制著售價400美元以上設備**60-62%**的市場份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未來的增長無疑將受到其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戰略進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