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蘋果公司最新發佈的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Air 機型正引發大量消費者對其耐用性的投訴,眾多報告稱設備在少量使用後就出現了磨損和刮痕。這一事態發展給這項科技巨頭原本強勁的發佈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事件詳情
香港、上海和倫敦的 蘋果 門店觀察以及廣泛的社交媒體報告表明,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的深藍色版本,以及黑色 iPhone Air,特別容易受到表面損傷。中國微博和 X(前身為 Twitter)等平台的用戶分享了大量圖片和使用體驗,微博上一個相關話題標籤的瀏覽量超過 4000 萬次。儘管 蘋果 公司宣傳這些機型擁有「更強的抗刮擦塗層」,並且是該公司多年來的首次重大硬體重新設計,採用了鋁製外殼,但用戶投訴卻迅速累積。報告還指出,MagSafe 充電器 會在 iPhone 17 Pro 機型背面留下明顯的圓形痕跡。
市場反應分析
這些耐用性問題的出現對 蘋果 (AAPL) 的品牌形象和潛在銷售勢頭構成挑戰。儘管 iPhone 17 系列的初期銷售強勁,尤其是 Pro 機型,但社交媒體上普遍存在的負面反饋可能會侵蝕消費者信心。這種情況讓人聯想到過去 蘋果 產品發佈時面臨的設計或質量問題,例如 iPhone 7 容易磨損的光澤黑色表面,iPhone 6 的「彎曲門」易受損性,以及 iPhone 4 的天線問題。目前的耐用性問題直接與 蘋果 在產品質量上的高端定位相矛盾,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對增強抗刮擦性的宣傳。
更廣闊的背景和影響
這個耐用性問題在 蘋果 的關鍵時刻浮出水面。該公司正嚴重依賴 iPhone 17 系列來維持其市場勢頭,尤其是在其努力推出先進的 AI 功能和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之際。儘管財務狀況良好,2025 財年第三季度 營收達到 9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iPhone 銷量飆升 13.5%,但該股票的市場反應喜憂參半,包括發佈後兩天內市值初步下降 1120 億美元。這凸顯了投資者對創新戰略、利潤率以及 蘋果 在 AI 競賽中的地位的擔憂,分析師指出 iPhone 17 系列提供的只是漸進式更新,而非顛覆性突破。
專家評論
分析師對 蘋果 (AAPL) 在這些事態發展中的前景看法不一。摩根大通 將 AAPL 的目標價從 255.00 美元 上調至 280.00 美元,維持「增持」評級,理由是 iPhone 17 系列早期需求良好,並預計 2026 財年 iPhone 銷量將達到 2.36 億部。相反,瑞銀集團 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 220 美元,指出根據早期預訂數據,需求喜憂參半。輝立證券 將 蘋果 評級從「中性」下調至「減持」,理由是「估值過高」以及對關稅相關成本和監管風險的擔憂。這些不同的觀點凸顯了在強勁銷售和更廣泛戰略挑戰的背景下,評估產品質量問題的長期影響的複雜性。
展望未來
蘋果 的當務之急將是解決關於 iPhone 17 耐用性日益增長的擔憂。迅速的回應,無論是通過官方聲明、材料澄清,還是未來批次中潛在的設計調整,都將對減輕對其品牌聲譽和消費者忠誠度的潛在長期損害至關重要。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對後續季度銷售預測的任何影響,尤其是在 中國 等主要市場。此外,該公司在開發和集成 AI 功能方面的進展仍然是影響投資者情緒的重要因素,而 iPhone 17 耐用性問題為 蘋果 的整體產品戰略和執行增加了另一層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