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物流行業將實現廣泛自動化
自動化預測簡介
風險投資家傑森·卡拉卡尼斯對物流和電子商務的未來做出了重大預測,他預計到2030年,亞馬遜 (AMZN)、UPS (UPS) 和聯邦快遞 (FDX) 等主要參與者將完全過渡到機器人運營。這一大膽的展望,得益於對人工智慧 (AI) 和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巨額投資,預示著這些行業勞動力結構的根本性重組。這一預測既突顯了企業實現巨大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的巨大潛力,也預示了大規模失業帶來的深刻社會影響。
自動化預測的詳細審視
卡拉卡尼斯的預測核心在於,他認為大力投資人工智慧的公司將在未來六年內實現100%的機器人化運營。具體而言,他預計到2030年,人類參與包裹處理和交付的概念將變得「瘋狂」。他量化了這種自動化的影響,指出每輛自動駕駛汽車實際上取代了四個全職工作崗位,而每個部署在工廠環境中的人形機器人可以取代五到六個職位。這些數字強調了預測的勞動力市場轉變的規模。此外,卡拉卡尼斯認為,人工智慧的影響將超越體力勞動,可能每兩年使工人生產力翻一番,並影響各行業的白領工作。他認為,這種加速的技術整合步伐將使社會在2030年之前深入這一轉型,屆時人形機器人將像自行車一樣普及,到2035年更是如此。
市場反應和經濟影響
物流行業到2030年實現全面自動化的前景給投資者呈現出一幅複雜的圖景。對於像亞馬遜、UPS和聯邦快遞這樣的公司,透過先進的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消除勞動力成本,有望帶來巨大的運營效率和潛在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物流行業和電子商務行業可能會經歷重大的結構調整,轉向更精簡、更依賴技術的模式。
然而,如此迅速而廣泛的轉型也帶來了相當大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大規模失業的可能性可能導致社會動盪、監管審查和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儘管對於成功實施這些技術的公司來說,由於預期的成本節約,看漲情緒可能佔據上風,但對於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或無法迅速適應的行業來說,可能會出現看跌情緒。市場將密切關注技術普及的速度以及在十年內實現「零工人」的實際可行性,專家如茲維·莫紹維茨(Zvi Mowshowitz)認為,如果沒有同時、前所未有的人工通用智慧 (AGI) 的發展和普及,這種情況是「明顯的胡說」。
更廣泛的背景和定量數據
圍繞卡拉卡尼斯預測的討論與人工智慧影響的更廣泛行業趨勢和經濟分析相吻合。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理事會 (CSCMP) 報告稱,2024年美國企業物流成本達到創紀錄的2.6萬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的8.7%。這份報告強調了物流行業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方面不斷增加的投資,以提高供應鏈績效並緩解日益增長的運營壓力。儘管成本上升,但佔GDP的比例保持不變,這表明技術採用已經有助於控制通脹影響並提高生產力。
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慧可能影響近90%的職業,僅S&P 500指數的市值就可能增加13萬億至16萬億美元。該報告估計,透過S&P 500公司全面採用人工智慧,每年可帶來約9200億美元的淨收益,其中4900億美元來自「代理人工智慧」(用於規劃和決策的軟體),4300億美元來自「具身人工智慧」(如人形機器人)。這些數字突顯了人工智慧對企業估值所代表的巨大經濟潛力。
然而,卡拉卡尼斯提出的快速時間表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儘管承認人工智慧的進步,茲維·莫紹維茨認為,到2030年實現如此廣泛的自動化將需要前所未有的技術普及速度以及人工通用智慧 (AGI) 的全面實現。考慮到歷史技術普及率,他認為這不太可能在十年內發生。同樣,高盛研究預計人工智慧的採用對就業水平的影響更為溫和且是暫時的。他們的估計表明,儘管人工智慧可能取代美國6-7%的勞動力,但整體失業率的增長將是轉型期間的暫時性半個百分點,通常在兩年內隨著新工作機會的出現而解決。
專家評論
傑森·卡拉卡尼斯堅定地堅持他的預測,聲稱「> 在2035年,這將不再是一個有爭議的觀點。艱苦、磨人的工作將在未來十年內消失,到2030年,我們將在這一轉型中深入,屆時人形機器人將像自行車一樣普遍。」他積極看待這一轉變,強調將人類從體力要求高的角色中解放出來,但也承認失業的現實。
相反,茲維·莫紹維茨在評論卡拉卡尼斯2030年的預測時指出:「> 在2030年之前,你會看到亞馬遜,它在[人工智慧]上投入了巨資,取代所有工廠工人和司機……它將100%機器人化,這意味著所有這些工人都會消失。所有亞馬遜工人、UPS、聯邦快遞,都將消失。」他反駁說,除非在十年內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實現並普及高度先進的人工通用智慧 (AGI),否則這種情況是「明顯的胡說」,考慮到歷史技術普及率,他認為這不太可能。
加里·馬庫斯(Gary Marcus)是研究中引用的另一位專家,他認為雖然人工通用智慧 (AGI) 是可能的,但並非迫在眉睫,中位數時間線通常估計在2036年或更晚,這表明先進人工智慧的整合將更加漸進。
高盛研究的約瑟夫·布里格斯(Joseph Briggs)和莎拉·董(Sarah Dong)總結了他們關於人工智慧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發現:「> 儘管隨著採用的增加,這些趨勢可能會擴大,但我們仍然懷疑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十年內導致大規模就業減少。」他們強調,歷史上的技術革命通常會創造新的就業類型,這表明人工智慧也將遵循類似的路徑。
展望未來
未來幾年對於評估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在物流和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軌跡至關重要。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包括亞馬遜(預計2025年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方面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等公司的持續投資步伐、人形機器人的可擴展性和可靠性,以及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業普及的速度。勞動力市場透過再培訓計劃和創造新工作類別來適應的能力也將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此外,隨著人工智慧整合的深化,新的漏洞正在出現。人工智慧在物流領域的擴張為網路犯罪分子操縱自動化系統、入侵自動駕駛車隊和擾亂供應鏈提供了途徑,預計到2025年,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可能達到每年10.5萬億美元。因此,公司必須整合強大的人工智慧驅動安全措施,以減輕這些日益增長的風險。快速技術轉型與更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之間的持續辯論無疑將塑造到2030年及以後的監管討論和投資者情緒。
來源:[1] 傑森·卡拉卡尼斯稱亞馬遜將在2030年前取代所有工廠工人和司機。人類接觸包裹的想法將是「瘋狂的」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jason-calacani ...)[2] 亞馬遜計劃到2030年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取代工廠工人和司機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是的,人工智慧持續快速發展,包括朝著AGI方向——茲維·莫紹維茨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