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Micro Devices的股價下跌,此前分析師下調了評級,理由是對人工智慧晶片訂單放緩的擔憂,以及一項影響半導體收入的新美中貿易政策的實施。這一發展突顯了高增長人工智慧領域內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增加的時期。
Advanced Micro Devices股價因人工智慧需求擔憂和地緣政治逆風而下跌
Advanced Micro Devices (那斯達克股票代碼:AMD) 股價週五出現顯著下跌,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盤,下跌約6.28%,至151.63美元。此次下跌主要受近期分析師下調評級影響,原因是對人工智慧加速器組件需求放緩的觀察,以及影響半導體產業的新美中貿易政策。
事件詳情:分析師轉變和貿易政策影響
市場立即的反應是多家分析公司調整了展望。Seaport Global分析師Jay Goldberg將AMD的評級從之前的“買入”下調至“持有”,理由是供應鏈檢查顯示該公司人工智慧加速器的需求減弱。雖然花旗銀行的Christopher Danely重申“持有”評級,目標價180美元,但美國銀行的Vivek Arya維持“買入”評級和更為樂觀的200美元目標價,意味著較當前水平有近25%的上漲空間。
此外,一項近期實施的美中政策加劇了市場的擔憂,該政策要求包括AMD、輝達 (那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 和英特爾 (那斯達克股票代碼:INTC) 在內的主要美國晶片製造商向美國政府匯出其中國收入的15%。這項前所未有的安排是解除此前出口限制的條件,特別適用於AMD的MI308和輝達的H20等先進人工智慧晶片。對於AMD而言,這項政策意義重大,因為2024年中國市場為其貢獻了62億美元收入,佔其總收入的24%。
市場反應分析:人工智慧訂單放緩與政策影響
市場對這些進展的敏感性反映了對AMD在競爭激烈人工智慧晶片市場中近期增長軌跡的擔憂。Seaport Global的評估強調了將初始客戶興趣和評估訂單轉化為人工智慧加速器的大量高容量採購所面臨的挑戰。據報導,微軟和Meta Platforms等主要超大規模客戶正在重新評估其人工智慧支出策略,這可能會影響AMD未來的大規模訂單。
此外,競爭日益激烈,博通等競爭對手在客製化人工智慧晶片領域取得進展,也增加了壓力。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超大規模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多地選擇內部人工智慧晶片解決方案或與博通等公司合作,而不是完全依賴AMD的現成產品。
美中收入分成協議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和財務影響。雖然允許進入關鍵的中國市場,但預計這15%的匯款將使中國市場的處理器毛利率降低5到15個百分點,可能使AMD的整體利潤率降低約一個百分點。正如一位投資總監在談到此類安排時簡潔地指出:“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的85%仍然好於100%的零”,這強調了重新進入一個重要市場所做的務實但代價高昂的決定。
更廣泛的背景和影響:業績、估值和產業趨勢
儘管近期出現下滑,AMD股價仍表現出韌性,年初至今上漲25.55%,同期跑贏標普500指數的9.97%漲幅。三年內,AMD實現了89%的強勁回報,超過了標普500指數的64.82%漲幅。
截至2025年9月4日,AMD市值為2625.6億美元,企業價值為2605.8億美元。該股的往績市盈率 (P/E) 為96.88,預期市盈率為27.17,反映出較高的增長預期。其PEG比率為0.50,表明相對於當前估值具有良好的長期增長潛力。在盈利能力方面,AMD報告的利潤率為9.57%,過去十二個月的收入為296億美元,淨利潤為27.3億美元,稀釋每股收益為1.67美元。該公司擁有58.7億美元的現金,資產負債表強勁,債務股本比率為6.51%,為人工智慧加速器和EPYC伺服器處理器的戰略投資提供了財務靈活性。
儘管AMD面臨這些挑戰,更廣泛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市場仍在持續強勁投資。例如,輝達報告稱,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創紀錄,達到467億美元,同比增長56%,主要得益於其人工智慧晶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TSMC),作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關鍵推動者,也報告了強勁需求,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 (HPC) 應用現在佔其收入的60%。亞馬遜、微軟、Alphabet和Meta等主要科技公司預計2025年將總計投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用於人工智慧相關投資。
展望:關注需求和地緣政治因素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AMD能否將其初始人工智慧晶片訂單轉化為更可觀、經常性的收入流。AMD即將推出的MI355和MI400人工智慧加速器的成功和採用對其競爭地位至關重要。此外,美中貿易關係不斷演變以及進一步政策實施的可能性仍將是影響更廣泛半導體產業和AMD營運格局的關鍵因素。市場還將密切關注主要超大規模公司的支出模式以及客製化人工智慧晶片開發商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因為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的未來增長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