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超微半導體(AMD)和英偉達(NVDA)的股票進行了比較分析,重點關注其在人工智慧(AI)晶片市場的估值、盈利能力和競爭地位,並指出由於新產品開發,AMD可能是一項被低估的投資。

超微半導體與英偉達:AI晶片市場的比較分析

美國股市正密切關注人工智慧 (AI) 晶片領域日益激烈的競爭,特別是超微半導體 (AMD)英偉達 (NVDA) 之間。儘管英偉達目前保持著領先地位,但超微半導體最近的產品開發和戰略進展正促使市場重新評估其市場地位和未來的增長軌跡。

估值與市場地位

英偉達保持著顯著更大的市值,超過4兆美元,使超微半導體的估值相形見绌,後者接近2630億美元。這一巨大差異反映了英偉達在AI晶片領域既定的主導地位和盈利能力。

儘管市值存在差異,但對遠期市盈率 (P/E) 倍數的深入分析顯示,兩家公司在遠期估值方面相似。根據這一指標,超微半導體目前被觀察到略微昂貴,這表明其未來的增長潛力已經部分計入其股價。截至今年以來的表現,超微半導體股價上漲超過34%,跑贏了英偉達27%漲幅,表明投資者對超微半導體在蓬勃發展的AI市場中的前景日益樂觀。

超微半導體的AI戰略與產品開發

超微半導體正透過一系列新AI加速器的強大路線圖,策略性地挑戰英偉達的領先地位。該公司最近推出了Instinct MI350系列,預計將在2024年下半年大幅擴張。值得注意的是,超微半導體的CEO表示,“排名前十的模型建立者和AI公司中有七家”已經在使用MI350

展望未來,超微半導體對其下一代晶片有著宏偉的計劃,MI400系列計劃於2025年推出,MI500系列目標於2027年推出。性能比較也正在浮現,據報導,超微半導體MI355在關鍵訓練和推理工作負載方面與英偉達B200持平或超越。此外,MI355X擁有22.1 TB/s (每秒太位元組) 的記憶體頻寬,幾乎是B2008 TB/s的三倍,這是處理大型語言模型的關鍵指標。

匯豐銀行的分析強調了超微半導體的競爭性定價策略,MI350系列的平均售價為25,000美元,比英偉達Blackwell B200仍便宜約30%。這種成本效率,加上與現有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兼容性,使超微半導體成為尋求管理AI部署成本的企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

英偉達的持久主導地位和生態系統優勢

儘管超微半導體正在取得進展,但英偉達作為AI晶片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的地位,得益於其強大的CUDA生態系統,該系統支持超過500萬開發人員。這個龐大且成熟的軟體平台為競爭對手設置了重要的進入壁壘。英偉達還受益於其機架級解決方案,例如GB200 NVL72,該方案提供多達72個GPU的配置,為大規模推理和訓練任務提供巨大的計算能力。對於那些優先考慮既定市場主導地位和全面生態系統的投資者而言,英偉達仍然是更安全的投資。

財務表現與展望

超微半導體展現出強勁的財務勢頭,其收入增長率在最近幾個季度攀升,而英偉達的收入增長則出現放緩跡象。超微半導體報告稱,2024年第二季度收入77億美元,同比增長32%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指引預計為87億美元增長28%。該公司的數據中心收入表現尤為強勁,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32.4億美元,佔總收入的42.2%

分析師對超微半導體在AI領域的未來日益樂觀。匯豐銀行預測,到2026財年,超微半導體的AI收入將飆升至151億美元,大幅超出市場普遍預期。更廣泛地說,分析師預計,到2025年底,超微半導體的AI晶片銷售額將達到每年80億美元以上,並有望在2026年總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每股收益達到8美元,這得益於AI的增長。

挑戰與機會

超微半導體面臨挑戰,包括美國出口限制導致與對華MI308銷售相關的8億美元庫存減記。晶圓和HBM記憶體的供應鏈瓶頸也是持續關注的問題。然而,該公司正在積極尋求主權AI機會,並與主要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預計到2028年,整體AI總潛在市場 (TAM) 將超過5000億美元,預測表明到2030年AI晶片市場可能達到1兆美元。儘管英偉達目前佔據AI GPU市場80-85%的主導份額,但超微半導體有望佔據相當大一部分,可能達到15-20%,特別是隨著市場轉向AI推理晶片。

展望未來

隨著兩家公司在快速擴張的AI領域爭奪市場份額,超微半導體英偉達之間的競爭態勢勢必會加劇。儘管英偉達既定的生態系統和當前的主導地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超微半導體激進的產品路線圖、有競爭力的定價和不斷增長的收入表明其有潛力重塑競爭格局。投資者將密切關注超微半導體Instinct晶片的採用率、其數據中心收入的擴張以及不斷發展的AI晶片市場中市場份額的任何變化。兩家公司和更廣泛的技術行業的長期影響將取決於成功的執行以及適應AI創新加速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