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據稱復甦的金融實體薩洛蒙兄弟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撒幣”行動,目標是39,423個休眠比特幣錢包,共計持有230萬比特幣。此舉通過OP_RETURN消息進行傳達,根據美國各州的無人認領財產法主張“推定佔有”,造成了重大的市場不確定性。
事件詳情
與復甦的薩洛蒙兄弟實體相關的參與者執行了一項複雜的、多階段的“撒幣”行動,向數千個休眠比特幣地址發送了41,523條OP_RETURN消息。這些地址主要是P2PKH類型,平均已休眠近六年,合計持有約230萬比特幣。消息將接收者引導至一個網站,salomonbros[.]com/owner_notice,在該網站上,該實體援引無人認領財產法,聲稱對這些錢包具有推定佔有權。所有者有90天的時間,直到2025年10月5日,通過簽署鏈上交易或通過網頁表格提交個人信息來證明所有權。
該行動顯著地針對高價值休眠錢包,包括1Feex錢包,該錢包持有與2011年3月的Mt. Gox盜竊案相關的近80,000比特幣。儘管通知廣泛發出,但只有0.31%的被“撒幣”地址(佔總比特幣價值的6.06%)隨後轉移了其代幣。這使得估計有192萬比特幣可能受到這些主張的影響。
市場影響
薩洛蒙兄弟的倡議給Web3生態系統和自託管數字資產帶來了重大的法律和市場影響。將鏈上消息用作正式法律通知,以及隨後在沒有私鑰的情況下強制執行對自託管加密資產的主張,其法律可行性值得高度質疑,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這一事件可能會為如何處理被遺棄的自託管數字資產建立一個重要的全球法律先例,可能影響未來的監管框架和冷儲存實踐。
自2023年以來,“舊”比特幣交易的月平均交易量已從4,900比特幣增加到30,700比特幣,這表明休眠持有量周圍的活動呈現更廣泛的趨勢。此次行動進一步加劇了對這些資產及其所有權周圍法律灰色地帶的審查。
專家評論
區塊鏈分析師對薩洛蒙兄弟的主張表示強烈懷疑。BitMEX Research將此設置描述為“卡爾文·艾爾式的法律騙局”,將其與克雷格·賴特過去試圖通過新穎法律理論奪取Mt. Gox代幣的嘗試進行類比。安全分析師**@0xZilayo明確將OP_RETURN通知標記為“絕對是網路釣魚嘗試,沒有任何合法性。” BitMEX Research發出了直接警告:“不要填寫此表格。”他們建議,任何收到此類消息的人都可以通過將資金轉移到新錢包來證明控制權,而那些沒有私鑰的人則無法通過回复獲得任何收益。Naoris Protocol首席執行官David Carvalho指出,薩洛蒙兄弟正在將比特幣**基礎設施用作“佈告板”,強調該公司對大額錢包的瞄準。
更廣泛的背景
這一事件是在數字資產法律環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發生的。包括紐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和北達科他在內的幾個美國州已開始將虛擬貨幣歸類為可報告的無人認領財產。這些州已設定了三到五年的休眠期,並要求持有者匯出資產本身或其價值。例如,加利福尼亞修正案參議院法案822包括“數字金融資產”,而北達科他州要求在匯出前進行清算。
在全球範圍內,法律系統正在適應區塊鏈技術。香港和英國高等法院最近的案例已允許通過發送到加密錢包地址的代幣化通知來送達法律文件,包括禁令。雖然這些先例表明了在法律程序中對鏈上通信的認可,但它們通常與已知的欺詐案件或針對已識別方的禁令有關,而不是在沒有既定法律先例的情況下基於遺棄對自託管資產的所有權主張。
美國國會提出的2025年比特幣法案旨在明確支持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的自託管,這凸顯了關於金融主權和私鑰個人控制權的持續辯論。這種爭取自託管清晰度的立法努力與薩洛蒙兄弟試圖聲稱休眠資產的嘗試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數字財產不斷發展的監管和法律處理中存在的根本張力。
來源:[1] 比特幣大撒幣:薩洛蒙兄弟的廢棄錢包策略 (https://www.galaxy.com/insights/research/bitc ...)[2] 新比特幣騙局曝光:舊錢包、假律師 - Mitrade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薩洛蒙兄弟通過OP_RETURN聲稱擁有“廢棄”比特幣錢包的權利 | ForkLog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