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Squared 作為一個新的 Web3 通用結算層項目,獲得了 12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並透過 Quest Portal 提供能量點系統,以用於未來潛在的代幣空投。
執行摘要
Pi Squared,一家由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教授 Grigore Rosu 領導的 Web3 新創公司,已成功完成 12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這項投資由 Polychain Capital 牽頭,並得到 ABCDE、Bloccelerate VC、Generative Ventures、Robot Ventures 和 Samsung Next 的參與,旨在開發一個通用結算層,用於 Web3 中的可驗證計算。該倡議旨在增強無需信任的遠程計算,促進 AI 整合,並實現各種區塊鏈網路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之間的可互操作智能合約。
事件詳情
Pi Squared 正在利用零知識 (ZK) 技術構建一個「通用 ZK 電路」,用於檢查數學證明的完整性,為各種程式語言和虛擬機器提供可驗證計算的正確性保證。該專案的核心產品是其可驗證結算層 (VSL),它將任何操作(資料儲存、交易、計算)封裝成一個經過加密密封的「聲明」。這些聲明隨後透過高效能的 FastSet 共識協議,由全球驗證者網路進行驗證和結算。該專案聲稱具有高 TPS(每秒事務處理量)和低於 100 毫秒的最終性。Pi Squared 目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測試網。
財務機制
12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為 Pi Squared 提供了擴展其產品組合的資金。以太坊基金會的天使投資人 Justin Drake 和 EigenLayer 創始人 Sreeram Kanaan 也參與了投資。這筆資金證實了該專案透過其新穎的可驗證計算方法來解決 Web3 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方面重大挑戰的雄心。
業務策略與市場定位
Pi Squared 的策略使其有別於傳統的 Layer 2 架構和專用 ZKVMs。其「通用 ZK 電路」旨在適用於數學本身,而不是針對特定的虛擬機器進行定制。其願景是透過提供一個能夠即時處理任何語言的任何計算的基礎設施,使 Layer 1s 和 Layer 2s 之間的區別變得過時,允許兩者在其系統之上作為應用程式運行。這旨在透過為去中心化操作提供統一的、可驗證優先的基礎設施來顛覆現有架構。
市場影響
Pi Squared 的巨額融資和先進的技術方法可能會對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產生顯著影響。透過提供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遲的通用結算層,Pi Squared 旨在緩解當前區塊鏈基礎設施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和信任限制。成功發布和未來代幣分發的潛力,可能透過其 Quest Portal 和 Pi² Reactor 遊戲中的能量點系統實現,可能會吸引開發者和用戶轉向其生態系統,以實現可驗證計算和跨鏈解決方案。其對「無需信任的遠程計算」和 AI 整合的關注與更廣泛的市場趨勢相吻合,預示著機構 AI 代理在加密軌道上的興起。該專案透過可驗證計算實現代理間互操作性的努力可能會加速「代理網路」的發展。
更廣闊的背景
像 Pi Squared 這樣的專案發展反映出 Web3 基礎設施向更高效、可互操作方向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特別是在 AI 和區塊鏈的交匯點。對零知識證明在可驗證計算中的關注,標誌著在不同數字環境中增強資料完整性和交易效率的舉措。市場越來越重視為去中心化應用和 AI 系統提供強大、可稽核框架的解決方案,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數百萬 AI 代理利用加密軌道。Pi Squared 的技術旨在透過創建安全可驗證數字交互的基礎層來滿足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而無需依賴傳統的區塊鏈結構。正如 Autonomous.io 負責人兼 Web3 AI 專家 James Loperfido 所說,「每個 AI 代理都需要一個錢包,每個錢包都需要一個 AI 代理」,這強調了 AI 和加密技術日益融合的趨勢,而 Pi Squared 這樣的專案旨在促進這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