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澳門金融管理局已為數字澳門元 (e-MOP) 開發了一個原型系統,其研究和開發的第一階段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e-MOP 的公開試驗定於 2025 年底進行,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內數字金融一體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事件詳情
澳門金融管理局 (AMCM) 在中國人民銀行 (PBOC) 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技術支持下,已完成 e-MOP 的原型開發。這項舉措包括將 e-MOP 平台與中國內地的數字貨幣系統整合的計畫,利用澳門作為中葡經濟平台的戰略地位。根據 2023 年頒布的修訂法律框架,e-MOP 將作為法定貨幣發行,與實體澳門元具有同等地位。該系統將同時提供用於實時交易的移動應用程式(軟錢包)和用於安全儲存的物理設備(硬錢包)。此外,自助兌換機將方便現金充值。澳門中國銀行 (BOC Macau) 被指定為初始營運商,大西洋銀行 (BNU) 預計隨後加入。
財務機制
e-MOP 被設計為 AMCM 的直接負債,由其資產支持,並且具有零信用風險,類似於實體貨幣。e-MOP 交易旨在即時和不可撤銷地結算,確保實時最終性。金融普惠的一個關鍵設計原則是該系統能夠在不要求傳統銀行帳戶關聯的情況下運行,使其可供更廣泛的人群使用,包括沒有銀行帳戶的人、老年人、兒童和遊客。這與許多現有數字支付系統形成對比,後者通常需要一個關聯的銀行帳戶。該系統的雙錢包類型——移動應用程式和實體卡選項——進一步增強了不同用戶偏好下的可訪問性和可用性。
業務戰略與市場定位
澳門的 e-MOP 戰略與加強本地經濟一體化和促進跨境商業相一致,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 (GBA) 內。這種數字貨幣被設計為與中國內地的數字人民幣 (e-CNY) 和香港的數字港元 (e-HKD) 互操作,旨在簡化貿易和旅遊交易,這些是澳門經濟的關鍵部門。這種方法將澳門定位為該地區跨境央行數字貨幣 (CBDC) 合作的關鍵試驗場。對互操作性和金融普惠的重視反映了中國在戰略推進 e-CNY 方面的更廣泛趨勢,旨在增強貨幣主權並減少對其他貨幣進行跨境交易的依賴,如跨境人民幣交易到 2025 年達到總交易量的 54.3%(即 7250 億美元)所證明。
市場影響
e-MOP 的推出和計畫中的公開試驗預計將引發亞洲各地對 CBDC 發展的更多討論。e-MOP 的成功實施和整合可能會顯著影響澳門與中國內地之間的跨境支付和金融基礎設施,並可能為其他地區樹立先例。這一發展可能會通過促進更快、更安全的數字交易來簡化澳門博彩和旅遊業的營運。對於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而言,這項政府主導的數字貨幣倡議代表了數字資產的合法化,儘管其中心化性質可能與去中心化替代方案構成對立。該項目有助於企業和政府採用數字貨幣技術的持續趨勢,通過展示監管參與和技術進步來塑造投資者對數字資產領域的看法。
更廣泛的背景
澳門的 e-MOP 項目是全球向央行數字貨幣發展運動的一部分。在全球範圍內,各國央行正在探索或實施自己的數字貨幣。例如,歐洲中央銀行 (ECB) 正在進行數字歐元準備階段的第二年,計畫在 2025 年 10 月前最終確定方案規則手冊並選擇服務提供商。歐洲央行旨在推出一種數字歐元,保留實體現金的關鍵特性,例如泛歐洲覆蓋、用戶免費、隱私和離線可用性。這種全球背景強調了澳門的倡議在定義未來數字金融格局和跨境支付機制方面的戰略重要性。
來源:[1] 澳門金融管理局:計畫在年底前完成數字澳門元研發第一階段 (https://www.techflowpost.com/newsletter/detai ...)[2] 澳門的e-MOP:以可互操作的數字貨幣連接大灣區 - AInvest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2025年展望:央行會加快CBDC的步伐嗎?- OMFIF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