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領先的「任務賺取」平台 Layer3 年收入已突破 2000 萬美元,透過為 500 多個協議提供關鍵的用戶獲取工具,展示了 Web3 領域罕見的盈利且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 Layer3 在年收入上取得了超過 2000 萬美元 的成績,預計 2025 年經常性年收入(ARR)將超過 2000 萬美元。
- 其商業模式是 客戶資助 的,98.6% 的獎勵來源於客戶預算,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通脹代幣發行。
- 該平台為數百個協議的 320 萬用戶 促成了 1.2 億次任務完成 和 5 億次鏈上操作。
領先的「任務賺取」平台 Layer3 年收入已突破 2000 萬美元,透過為 500 多個協議提供關鍵的用戶獲取工具,展示了 Web3 領域罕見的盈利且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領先的 Web3 用戶增長平台 Layer3 已報告 2024 財年年收入超過 2000 萬美元,實現了盈利和正現金流。這一財務里程碑使 Layer3 在競爭激烈的加密行業中成為一個商業上可行的實體,使其有別於嚴重依賴代幣激勵和外部資金的項目。該平台為超過 500 個協議 促進用戶獲取和參與,為 320 萬獨立用戶 處理了超過 1.2 億次任務完成 和 5 億次鏈上操作。其運營成功的核心是客戶資助模式,其中 98.6% 的用戶獎勵來源於客戶預算,從而減輕了通脹代幣經濟學的影響。
Layer3 的商業模式以解決 Web3 項目中的用戶獲取和留存的關鍵挑戰為中心。透過提供協議層面的任務協作、平台訂閱服務和鏈上交互數據洞察等服務,Layer3 的收入在 2024 年增長了十倍,達到 1660 萬美元,預計 2025 年經常性年收入(ARR)將超過 2000 萬美元。這一增長是在一個由 16 名員工 組成的精益團隊下實現的,並在全年保持了盈利能力。包括 Linea 和 Jito Labs 在內的知名客戶已利用 Layer3 實現顯著的用戶增長和留存,其中 Linea 在 六週內 獲取了 100 萬用戶,Jito Labs 報告的用戶留存率超過 70%。該平台的廣泛覆蓋範圍包括 Arbitrum、Base、Optimism、zkSync、Celestia 和 Solana 等主要區塊鏈生態系統,凸顯了其作為去中心化生態系統中基礎增長層的作用。
$L3 代幣是 Layer3 生態系統的經濟引擎。通過任務發布和憑證生成獲得的協議收入歸屬於 Layer3 基金會,該基金會支持代幣及其生態系統。該平台採用通縮代幣經濟學模型,納入了由收入資助的 $L3 代幣回購。具體來說,從憑證鑄造和激勵中獲得的 ETH 費用被轉換為 $L3 回購,使激勵措施與通縮壓力保持一致。平台已分發超過 800 萬美元 的激勵,通過自動轉換機制允許用戶將獎勵即時轉換為 $L3,從而推動代幣需求。一個“分層質押”模型已經到位,質押 $L3 可以解鎖專屬機會、為活躍質押者提供增強獎勵以及擴大治理參與。$L3 代幣的總供應量為 3,333,333,333。代幣持有者透過質押和參與協議委員會擁有對協議發展軌跡和社區財庫的治理權。
Layer3 的策略是將其自身定位為 Web3 中用戶參與必不可少基礎設施層,類似於 Layer 1 網路或 Google 或 Meta 等主導聚合器。與許多依賴代幣激勵和外部資金的加密項目不同,Layer3 的模型是客戶資助的,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對通脹代幣發行的依賴,並展示了對其服務的真實市場需求。該公司已透過四輪融資從 ParaFi 和 Greenfield 等機構投資者那裡獲得了 2680 萬美元 的資金。Greenfield Capital 尤其將對 $L3 代幣的投資增加了 400 萬美元,認為由於其在連接協議與用戶和實現價值轉移方面的基礎作用,該資產相對於其長期潛力可能被低估了。這種方法使 Layer3 能夠專注於經常性收入和可持續增長,而不是投機性代幣經濟學。計劃於 2025 年第四季度推出產品分拆,以及 AI 驅動的生態系統工具(2026 年第一季度)和重要的 Solana 生態系統擴展(2025 年第四季度)等升級,旨在進一步多元化其產品並鞏固其市場地位。
Layer3 持續的盈利能力和客戶資助的增長模式為更廣泛的 Web3 生態系統提供了重要的先例,表明了超越投機性代幣發行實現可持續業務運營的可行途徑。這一成功可能會促使其他協議採取類似的用戶獲取策略,從純粹的激勵驅動模式轉向真正的價值提供。該平台在促進跨眾多區塊鏈的用戶交互方面的作用也可能增強去中心化空間內的跨鏈活動和整體網絡效應。此外,隨著 Layer3 等平台推動更複雜和真正的用戶參與,加密空投的格局預計將發生演變,強調質量而非數量。2025 年可觀察到的趨勢包括反女巫攻擊檢測機制的複雜性增加、每個合法接收者的價值更高,以及轉向長期參與和增值行動以符合獎勵資格,而不是膚淺的錢包刷量。Layer3 透過 CUBEs(截至 2025 年 1 月已鑄造超過 4400 萬個)開發的大規模鏈上數據集也可能為可驗證的鏈上聲譽和用戶活動追蹤設定新標準,影響未來的協議設計和激勵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