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美國勞工統計局取消10月CPI報告,將11月數據推遲至美聯儲會議之後
## 執行摘要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已正式取消發布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理由是近期政府停擺造成的干擾。因此,11月份CPI數據的發布已被推遲。這一事態發展給美聯儲即將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帶來了顯著的不確定性,因為美聯儲在做出年度最終利率決定之前,將無法獲得評估通脹趨勢的關鍵數據集。 ## 事件詳情 **勞工統計局**宣布將不會發布原定於11月7日發布的10月份獨立CPI報告。該機構表示,取消是必要的,因為政府停擺導致無法“追溯收集”某些必要的調查數據。 相反,10月份的通脹指標將與11月份的數據合併到一份報告中。這份合併報告現定於12月18日發布,比原定的11月份CPI發布日期12月10日有所延遲。 ## 市場影響 此次日程變更的主要影響是其對**美聯儲**的影響。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定於12月10日召開會議,決定利率。由於美聯儲在數據依賴框架下運作,CPI報告是衡量通脹和指導其決策的主要工具。 沒有10月和11月的CPI報告,FOMC將面臨一個重大的數據盲點。這種缺失迫使政策制定者更多地依賴其他不那麼直接的通脹指標,例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就業數據。缺乏最新的消費者通脹數據使美聯儲的評估複雜化,並增加了金融市場對12月會議結果的不確定性。 ## 專家評論 市場分析師一致認為,FOMC會議前缺乏CPI數據,使利率政策的預測變得複雜。決策過程現在被認為透明度較低,因為經濟分析的一個關鍵支柱已被暫時移除。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市場波動性增加,因為交易員和投資者猜測美聯儲將如何在政策審議中權衡其他可用的經濟信號。 ## 更廣闊的背景 此次事件凸顯了政府運作對金融市場穩定性和可預測性的直接影響。關鍵經濟數據流(如CPI報告)的中斷,凸顯了政治事件(如政府停擺)可能帶來的制度脆弱性。它提醒我們,全球市場所依賴的基礎數據面臨運營風險,這反過來又會影響貨幣政策和投資者情緒。

聯準會12月降息問題分歧嚴重;庫克理事的投票面臨法律審查
## 執行摘要 聯準會正麵臨著關於12月潛在降息的嚴重內部爭議,使市場處於不確定狀態。10月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之間存在「強烈分歧的觀點」,一些人指出勞動力數據降溫是降息的理由,而另一些人則主張維持利率不變。這一政策僵局因涉及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的一項備受矚目的法律挑戰而進一步複雜化。最高法院已同意在1月審理前總統唐納德·川普試圖將其從理事會罷免的案件,但允許她在作出裁決之前繼續留任。這使得庫克理事在即將到來的決定中成為潛在的打破僵局者,將貨幣政策與法律和政治壓力交織在一起。 ## 事件詳情 主要問題是聯準會官員之間的「僵局」。爭論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失業率上升和其他數據支持再次降息,另一派則認為當前的經濟狀況尚不足以採取此類行動。中央銀行上次政策會議的紀要明確指出了這一分歧。 增加了複雜性的是**理事麗莎·庫克**的法律地位。去年8月,時任總統川普試圖罷免庫克,理由是根據《聯邦儲備法》他有權「因充分理由」罷免理事。這一行動被一名聯邦法官和美國上訴法院阻止。川普政府隨後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在最近的一項命令中,最高法院將聽證會定於1月舉行,但駁回了在結果出來之前罷免庫克的請求。這使得她可以充分參與所有理事會活動,包括關於利率的關鍵12月投票。 ## 市場影響 聯準會的分歧以及具有法律爭議的理事職位,給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貨幣政策缺乏明確共識,使得投資者難以預測利率的未來走勢,可能導致波動性增加。針對庫克理事的法律案件的政治層面增加了另一層風險,因為市場不僅對經濟數據作出反應,還對可能影響央行領導層和獨立性的法律程序作出反應。庫克投票的結果以及隨後的最高法院裁決可能對投資者信心和市場穩定性產生深遠影響。 ## 法律分析 最高法院處理庫克案的方式值得關注。在其決定允許她在1月聽證會前留在理事會的決定中,法院目前維持了下級法院的命令。法律論點的核心圍繞著「充分理由」的定義以及總統對獨立聯邦機構的權力。法院文件強調了聯準會的獨特性質,其中一項裁決指出:「聯準會是一個結構獨特、準私營的實體,遵循美國第一和第二銀行獨特的歷史傳統。」這一區別是聯準會理事可能比其他機構官員擁有更強烈的免職保護的核心論點,最高法院現在將權衡這一點。 ## 更廣泛的背景 這種情況超越了單一的利率決定;它觸及了中央銀行獨立性的基本原則。對庫克理事職位的法律挑戰提出了關於行政部門對聯準會影響程度的關鍵問題。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如果擴大總統罷免理事的權力,可能會被視為削弱聯準會根據經濟數據作出決策、不受政治壓力影響的能力。反之,一項加強「充分理由」保護的裁決將肯定該機構的自主權。因此,此案的解決將為白宮與聯準會之間的關係樹立一個重要的先例,影響美國貨幣政策的長期信譽和穩定性。

美國現貨 Solana ETF 累積逾 20 億美元,機構資金流入保持強勁
## 執行摘要 最近推出的六隻美國現貨 Solana (SOL) 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及其迅速獲得採用,標誌著機構對 Layer-1 區塊鏈的濃厚興趣。儘管基礎資產的價格有所回調,但這些投資工具已吸引了超過 20 億美元的總資產。持續的淨流入突顯了機構投資者的強烈信心,表明短期市場波動與對 Solana 生態系統的長期戰略配置之間存在差異。 ## 事件詳情 美國現在列出六隻由一系列知名發行方發行的現貨 Solana ETF:**21Shares**、**Fidelity**、**VanEck**、**Canary Capital**、**Bitwise** 和 **Grayscale**。資產累積迅速,合併持有量現已超過 20 億美元。 11 月 18 日的數據顯示了投資者需求的韌性。當天,ETF 共同錄得 2,620 萬美元的淨流入,標誌著連續第 15 天的正流入。值得注意的是,**Bitwise 的 BSOL** 基金是主要推動者,吸引了總額中的 2,300 萬美元。這項活動發生在 **SOL** 的市場價格在 140 美元支撐位附近盤整之際。 ## 市場影響 在價格盤整期間持續的資金流入是機構策略的關鍵指標。這種行為表明機構資產管理公司正在利用價格下跌作為戰略切入點,即「逢低買入」,反映了對 **Solana** 基本價值的長期看漲論點。受監管的 ETF 產品的穩定需求可以為資產價格創造重要的支撐底部,從而可能抑制波動性。這一趨勢與近期在其他數字資產基金中觀察到的資金流出形成鮮明對比,將 **Solana** 定位為機構投資組合的首選資產。 ## 專家評論 市場分析表明,對這些 ETF 的強勁、持續需求標誌著 **Solana** 投資者基礎的日益成熟。這些基金在市場拋售期間吸收大量資本的能力被廣泛解釋為一種看漲的結構性發展。這種機構買盤壓力為投機交易提供了制衡,並被視為緩解嚴重下行價格波動的關鍵因素。資金流入的持續性不僅被視為一個短暫事件,而且被視為資金雄厚的市場參與者持續、戰略性興趣的證據。 ## 更廣泛的背景 美國成功推出現貨 **SOL** ETF 為 **比特幣** 和 **以太坊** 之外的其他數字資產樹立了重要的先例。它表明了對受監管的單一資產加密投資產品清晰且不斷增長的需求。這項成功可能會鼓勵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尋求其他領先的 Layer-1 區塊鏈的類似 ETF 備案,從而可能擴大受監管的加密貨幣投資選擇的範圍,並促進資產類別更廣泛的企業和機構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