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摩根大通宣布將為客戶提供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服務。該銀行將利用第三方託管機構進行資產儲存,避免因監管和風險考慮而直接託管,這反映了在現有金融框架內對數位資產的戰略性接納。
- 摩根大通將向客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重點關注比特幣及其他數位資產。
- 該銀行明確表示將不推出自己的託管服務,而是依賴外部第三方提供商。
- 這一策略反映了其謹慎且風險可控地進入數位資產市場,平衡了機構需求與監管合規。
摩根大通宣布將為客戶提供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交易服務。該銀行將利用第三方託管機構進行資產儲存,避免因監管和風險考慮而直接託管,這反映了在現有金融框架內對數位資產的戰略性接納。
摩根大通的數位資產部門已確認其將向客戶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的意圖。這一戰略舉措標誌著數位資產在傳統金融領域內獲得機構層面越來越多的認可。該銀行將利用第三方託管機構來保管數位資產,明確選擇目前不推出自己的託管服務。這一決定強調了以審慎的方式管理與直接數位資產託管相關的固有風險和監管複雜性,同時仍能滿足客戶對加密貨幣日益增長的需求。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數位資產主管斯科特·盧卡斯在一次採訪中概述了該銀行的做法,強調了一種“兼顧”戰略,旨在平衡現有金融基礎設施與新興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機遇。該銀行一直積極探索存款代幣,例如其在美國的JPMD原型,以及穩定幣,以促進分佈式帳本上的類現金數位資產用於客戶服務和現金管理解決方案。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承認該銀行參與加密貨幣交易,但澄清目前沒有提供直接託管服務的計劃。
為了管理持有數位資產相關的風險,摩根大通計劃與道富銀行等第三方託管機構進行整合。這一策略使該銀行能夠向客戶提供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訪問權限,而無需直接承擔自我託管的安全、合規和責任問題。這種方法與複雜且不斷演變的監管環境相一致,使摩根大通能夠專注於交易促進。2025年初,摩根大通透過允許客戶使用比特幣ETF作為抵押品,並將加密貨幣持有量與傳統資產一起納入淨值評估,從而擴大了對數位資產的接納。此外,摩根大通的內部研究表明,比特幣相對於黃金可能被低估,根據波動性調整後的比較,預計其潛在上漲空間可達16.5萬美元,特別是當比特幣兌黃金波動率低於2.0時。
摩根大通進入加密貨幣交易領域預計將提振投資者信心,並可能增強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這一舉措是主流機構加速採用數位資產的重要標誌。透過利用第三方託管機構,摩根大通降低了其直接面臨的與直接數位資產管理相關的營運和監管風險,同時仍為其客戶群擴大了訪問權限。這種謹慎而漸進的策略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監管討論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如何與加密生態系統互動的框架。
這一發展與更廣泛的行業趨勢並行,包括摩根士丹利最近決定將其所有客戶(包括退休計劃)的加密貨幣投資訪問權限。這些行動共同反映了客戶對在現有金融渠道內接觸數位資產的需求日益增長。雖然摩根大通選擇第三方託管,但據報導,花旗銀行等其他機構正在開發自己的加密貨幣託管服務,計劃於2026年推出,這凸顯了將數位資產整合到傳統銀行營運中的多樣化戰略方法。
斯科特·盧卡斯闡述了摩根大通的衡量方法,強調平衡現有金融基礎設施與區塊鏈技術帶來的新機遇的重要性。選擇使用第三方託管機構進行數位資產託管,而不是提供專有服務,反映了有效管理監管和安全複雜性的戰略選擇。這使得摩根大通能夠促進客戶參與加密市場,同時遵守嚴格的風險管理框架。
摩根大通的舉動是更廣泛趨勢的一部分,即主要金融機構正在放鬆此前對比特幣所有權的限制,並探索更深入地參與數位資產。不斷演變的美國監管環境,其特點是GENIUS法案等措施,促進了機構對開發加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信心。Anchorage和富達等專業公司提供的混合託管解決方案進一步支持了這一機構轉變。當前數據顯示,約59%的機構投資組合現在至少有5%配置於加密貨幣,這凸顯了數位資產日益增長的合法性及其在全球金融中的整合。支持加密貨幣的監管立場,例如某些政府在401(k)計劃中促進加密貨幣投資的政策,也在促進機構更廣泛地參與數位資產領域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