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約翰·格林伍德,一位傑出的金融人物和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設計者,對穩定幣表達了嚴重的保留意見,公開建議轉而關注提高傳統銀行系統的交易速度。
- 約翰·格林伍德,“聯繫匯率之父”,在香港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公開建議避開穩定幣。
- 他引用不穩定性和潛在的非法用途作為主要擔憂,認為穩定幣缺乏實際價值和央行準入。
- 格林伍德倡導改進傳統銀行的即時轉賬系統,而非進一步發展穩定幣。
約翰·格林伍德,一位傑出的金融人物和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設計者,對穩定幣表達了嚴重的保留意見,公開建議轉而關注提高傳統銀行系統的交易速度。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設計者約翰·格林伍德公開建議避開穩定幣,理由是其不穩定性和非法用途,並提議轉而加強傳統銀行的交易速度。
據聯合早報報導,被廣泛譽為「聯繫匯率之父」的約翰·格林伍德最近在香港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針對穩定幣的公開忠告。格林伍德將穩定幣描述為法定貨幣與波動性加密資產之間的危險中介,常被用於「非法」目的。他進一步斷言,穩定幣缺乏實際效用,不為持有者提供利息,並且被排除在中央銀行設施之外。他的建議強調,應優先改善現有銀行系統內的交易速度,而非發展穩定幣。
國際清算銀行(BIS)也表達了對穩定幣的擔憂,指出它們未能通過貨幣的三個主要測試。國際清算銀行強調,穩定幣沒有中央銀行支持,缺乏足夠的防範非法活動的保障,並且缺乏生成貸款所需的資金靈活性。報告指出,穩定幣已成為「非法用途的首選」,繞過了傳統金融的「了解你的客戶」控制。國際清算銀行貨幣和經濟部門負責人申鉉松警告了投資者快速撤資的風險。
儘管存在這些批評,穩定幣市場經歷了顯著增長,到2025年7月翻倍至250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底將超過4000億美元。與此同時,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努力將穩定幣整合到傳統金融業務中。例如,Velocity為旨在服務大型企業的穩定幣基礎設施平台籌集了1000萬美元,首席執行官湯姆·格林伍德強調利用穩定幣「消除摩擦,加速結算,並推動現實世界金融運營的改善」。然而,包括螞蟻集團和京東在內的中國主要科技公司據報導已暫停在香港發行穩定幣的計劃。
約翰·格林伍德的立場基於他認為穩定幣提供了從法定貨幣到波動性加密資產的「危險橋樑」。他明確表示,「我的建議是避開穩定幣」,並建議「在我看來,最好是專注於加快銀行系統的交易速度。」他的批評包括它們無法提供利息以及缺乏中央銀行准入。
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闡述,穩定幣在貨幣的三個測試中表現不佳——沒有中央銀行支持,防範非法使用的保障不足,以及資金靈活性不足——這表明它們「充其量只能扮演輔助角色」。報告特別指出缺乏「了解你的客戶」控制是導致其非法使用的因素。
相比之下,主要使用USDC和DAI等穩定幣的基於DeFi的國際支付,在第二層網絡上實現平均3.6秒的最終確定時間,中位交易成本為0.06美元。這與傳統的國際電匯形成對比,後者平均結算時間為28小時,每次處理的估計成本為9.40美元,預計到2025年跨境轉賬的平均費用為14.7美元。DeFi協議的平均結算時間比基於SWIFT的系統快5.4倍。傳統金融機構也在探索區塊鏈;摩根大通的Kinexys平台和JPM Coin已處理超過1.5萬億美元的名義價值,這表明了對區塊鏈在現有金融中潛力的認可。
約翰·格林伍德等有影響力人物的公開聲明以及國際清算銀行的機構警告,加劇了穩定幣監管前景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香港等正在積極評估其數字資產策略的地區。這種審查可能導致更嚴格的框架,或優先發展傳統金融創新而非加密原生解決方案,這可能會影響穩定幣融入主流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