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CNBC 主播吉姆·克萊默發出嚴厲警告,稱加密貨幣投機已達到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相當的水平,建議投資者減少其加密貨幣持倉。
- 吉姆·克萊默強調了加密貨幣的投機環境,並將其與2000年互聯網時代相提並論。
- 市場數據顯示,在克萊默之前的看漲評論之後,比特幣和以太坊經歷了價格波動,這強化了「反向指標」的看法。
- 機構採用持續加速,大量資金流入數字資產,並有摩根大通等主要金融機構的戰略承諾。
CNBC 主播吉姆·克萊默發出嚴厲警告,稱加密貨幣投機已達到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相當的水平,建議投資者減少其加密貨幣持倉。
CNBC 的吉姆·克萊默表示,加密貨幣投機已達到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相似的水平,建議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減少持倉。
2025年10月14日,CNBC 主播吉姆·克萊默公開警告稱,加密貨幣市場的投機水平已升級至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所見的規模。他建議投資者考慮減少其加密貨幣持倉,並將資金重新分配到與實體經濟相關的股票中。這一謹慎立場是在克萊默於2025年8月29日發表的早期言論之後提出的,當時他在「Mad Money」節目中比特幣和以太坊表示看好,稱它們是「贏家」和投資組合的必需品。隨後,比特幣價格從約124,000美元跌至109,500美元,以太坊也經歷不穩定,接近4,400美元。
克萊默的評估表明,即使是傳統金融人物的行為,例如傑米·戴蒙的評論和摩根大通的巨額基金,也無意中助長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投機行為。他此前預測,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一位對加密貨幣持歷史性懷疑態度的人)最終會「全面投入加密貨幣」,並指出企業借貸建立比特幣和以太坊等資產的企業金庫的新興趨勢。
市場經常在吉姆·克萊默的預測之後觀察到「反向指標」模式,即他的看漲呼籲往往先於價格下跌。這一最新警告,加上此前的市場反應,可能會影響投資者行為,尤其是散戶投資者。這種情緒表明存在謹慎行為的可能性,導致新投資減少或拋售。
市場分析表明,當前的加密貨幣環境獎勵短期投機者而非長期持有者,其特點是快速的動量交易和頻繁的輪換。這種動態引發了對99%的加密貨幣市場可持續性的擔憂,如果沒有重大「清洗」來重置過剩,這表明交易者的風險狀況較高。比特幣主導指數在50-55%之間波動,進一步預示著潛在的山寨幣季節或市場調整。
市場觀察家強調當前投機過度是不可持續的,並指出有必要進行一次重大的市場修正。這一觀點與關於快速投機交易在盈利能力上蓋過長期持有策略的普遍性的警告相吻合。擔憂延伸到特定的數字資產,對以太坊持悲觀態度,理由是增長停滯,因為新用戶傾向於Solana和Layer 2解決方案等平台。其他問題包括通貨膨脹風險(以太坊供應每年增長約0.76%)、競爭、由於Layer 2擴展導致的潛在價值捕獲減少以及治理疑慮。
儘管對投機過度發出了警告,但傳統金融機構仍在積極整合數字資產。2025年,摩根大通和貝萊德等機構在推動主流加密貨幣採用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比特幣ETF批准後,機構流入資金達1100億美元。報告顯示,75%的機構現在優先考慮數字資產能力以保持競爭力,代幣化國債管理資產(AUM)達到70億美元,84%的機構利用穩定幣進行跨境交易。
監管清晰度,以擬議的美國國家加密貨幣儲備和歐洲的MiCA框架為例,是這一機構轉變的關鍵推動因素。機構正在將其加密貨幣敞口多樣化,除了比特幣還包括穩定幣和真實世界資產(RWA)。大約43%的私募股權公司投資於區塊鏈項目,19%的房地產公司接受加密貨幣支付,這表明了廣泛的機構承諾。這種持續的機構參與表明,加密貨幣越來越不被僅僅視為投機資產,而是現代投資的基礎組成部分,59%的機構計劃將超過5%的資金分配給加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