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伊朗作為全球重要的加密貨幣挖礦中心,正在積極打擊猖獗的非法挖礦活動。這些未經授權的運營佔該國估計42.7萬台活躍設備的95%,消耗大量電力,給國家電網造成嚴重壓力並擾亂基本服務。
- 伊朗的地位: 伊朗是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挖礦國,擁有約42.7萬台活躍挖礦設備。
- 非法運營: 超過95%的挖礦設備非法運行,消耗超過1400兆瓦的電力,給國家電網帶來巨大壓力。
- 政府回應: 當局已加強打擊力度,關閉了104個非法挖礦農場,並查獲了1465台機器,以減輕電力盜竊並穩定電力供應。
伊朗作為全球重要的加密貨幣挖礦中心,正在積極打擊猖獗的非法挖礦活動。這些未經授權的運營佔該國估計42.7萬台活躍設備的95%,消耗大量電力,給國家電網造成嚴重壓力並擾亂基本服務。

伊朗目前已是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挖礦國,正S面臨著來自廣泛未經授權挖礦活動的嚴峻挑戰。估計有1300萬伊朗人活躍在加密市場,支持全國約42.7萬台活躍挖礦設備。官方統計數據顯示,這些設備持續消耗超過1400兆瓦的電力。伊朗低廉的電費為非法挖礦活動創造了有利環境,其中超過95%的設備通過未經授權的連接運行。這些非法運營通常偽裝成工業單位,導致大量電力盜竊和對補貼能源的浪費使用。
作為回應,當局已加大了打擊力度。在德黑蘭省,已發現104個非法挖礦農場,查獲了1465台挖礦設備。僅這些被查獲的特定運營所消耗的總電量就達約3359千瓦,相當於1萬戶住宅的用電量。現行法規規定,操作未註冊的挖礦設備可被處以高達其價值三倍的罰款,並沒收設備。
普遍存在的非法挖礦活動給伊朗國家電網帶來嚴重壓力,導致住宅和工業消費者的電力供應穩定性降低。這種電力轉移限制了合法產業的電力供應,並浪費了寶貴的補貼能源資源。從更廣泛的加密貨幣角度來看,伊朗的比特幣礦工約佔全球挖礦活動的4.5%。持續的打擊可能會導致全球比特幣算力下降,並影響該地區挖礦業務的盈利能力。然而,伊朗政府確實會許可一些比特幣礦工,他們受益於優惠電價,並被要求將其開採的加密貨幣出售給該國中央銀行,這是一種通常與規避國際制裁的努力相關的機制。
伊朗的局勢反映了全球各國政府在應對加密貨幣挖礦的能源需求和監管複雜性方面的趨勢。繼中國在2021年對加密活動進行全面打擊之後,德克薩斯等其他地區已成為重要的比特幣挖礦中心。同樣,俄羅斯也積極拆除了大型非法挖礦行動,其中西伯利亞的一次突襲沒收了1200多台挖礦設備。哈薩克斯坦等司法管轄區已實施了全面的許可系統,註冊了41.5萬台挖礦設備並頒發了84份許可證以規範該行業。
與懲罰性措施相反,一些國家正在探索創新的整合。例如,日本已啟動了將比特幣挖礦直接與其國家電網連接的項目,以穩定可再生能源系統。通過在需求低迷時期利用過剩電力,比特幣挖礦從能源消耗者轉變為能源合作夥伴,展示了管理加密挖礦固有能源消耗的潛在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