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分析:比特幣比以太坊更容易受到新興量子計算威脅的影響
## 執行摘要 量子計算的出現對所有主要公鑰密碼學(包括支持 **比特幣** 和 **以太坊** 的密碼學)的安全構成了前瞻性但重大的威脅。對其各自架構的分析表明,雖然兩個網絡理論上都容易受到攻擊,但 **比特幣** 由於其公鑰暴露模型而面臨更直接和複雜的挑戰。相比之下,**以太坊** 受益於一定程度的內置保護和更明確的量子抗性標準路線圖,從而在長期安全情緒上產生了潛在的分歧。 ## 量子威脅詳情 兩個區塊鏈的核心漏洞在於 **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 (ECDSA)**,這是一種用於驗證所有權和授權交易的密碼學方法。一台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理論上可以使用 **Shor 算法** 從其對應的公鑰中推導出私鑰。這將賦予攻擊者偽造簽名和非法轉移資金的能力。根據研究,破解 **比特幣** 的 256 位 `secp256k1` 加密將需要一台擁有約 2,000 到 3,000 個穩定邏輯量子比特的機器,這種能力目前尚不存在,但正在進行深入研究和開發。 ## 比特幣的具體漏洞 **比特幣** 的主要暴露源於地址重用。當一筆交易從一個比特幣地址發送時,其公鑰會永久記錄在區塊鏈上。這些暴露的密鑰成為「長程」量子攻擊的目標。任何存留在此類錢包中的資金都處於風險之中。雖然將資金遷移到新的、未使用的地址可以減輕這一特定風險,但它並未解決根本問題。 更嚴重的「短程」攻擊將能夠在交易廣播的那一刻破解任何當前的錢包類型,包括 P2TR (Taproot) 地址。為了防禦這一點,整個 **比特幣** 網絡將需要執行一次硬分叉,將所有現有資金遷移到新的後量子簽名算法,這是一個充滿物流和共識建設挑戰的過程。 ## 以太坊的防禦態勢和路線圖 與 **比特幣** 類似,**以太坊** 也依賴 ECDSA 進行交易簽名,這使其在根本上容易受到相同的密碼學威脅。然而,**以太坊** 的帳戶模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護,因為公鑰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從地址中直接暴露。主要威脅仍然是交易時私鑰派生的可能性。 關鍵的是,**以太坊** 開發社區正在通過清晰公開的路線圖積極應對量子威脅。這包括研究和實施各種後量子密碼學 (PQC) 解決方案。其中突出的是 **STARKs (可擴展透明知識論證)**,它已經用於 Layer-2 擴展解決方案中,以及基於哈希和基於格的密碼學。 ## 市場和生態系統影響 量子威脅是一種系統性風險,它不僅限於 **比特幣** 和 **以太坊**,還延伸到幾乎所有現代數字安全系統。在數字資產生態系統中,不同的準備程度可能導致重大的市場分歧。那些展示出清晰靈活的量子抗性路徑的區塊鏈可能會受到長期投資者的青睞。這也激發了對替代資產的興趣,例如 **Zcash** 等隱私幣,它們以增強的安全功能推銷自己。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在量子計算能力成熟之前,將關鍵數字基礎設施遷移到 PQC 標準的競賽。 ## 專家評論 儘管這一威脅正日益受到緊急處理,但其時間表仍是爭論的焦點。**以太坊** 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公開警告稱,保護 **以太坊** 和 **比特幣** 的密碼學標準最早可能在 2028 年變得容易受到量子攻擊。密碼學家普遍認為,在關鍵威脅出現之前,網絡很可能會升級為量子抗性算法,但量子計算突然取得突破的風險仍然是一個低概率、高影響的事件,需要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

比特幣面臨雙重訊號:鏈上交易量空前,夏普比率跌至零
## 執行摘要 比特幣市場目前由兩個強大且有些矛盾的現象所定義。該資產的年化夏普比率(衡量風險調整後回報的關鍵指標)已跌至接近零,這一讀數歷史上與市場底部相關聯。與此同時,鏈上數據顯示了前所未有的比特幣移動量,包括網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長期休眠幣轉移。風險指標觸底和鯨魚驅動的大規模轉移相結合,為投資者創造了一個複雜而不確定的環境。 ## 事件詳情 ### 夏普比率降至中性 衡量資產每單位波動率超額回報的夏普比率,對於比特幣而言已降至約零。這表明,目前持有比特幣的潛在回報,與無風險資產相比,不足以補償所涉及的風險。歷史上,這種低讀數通常預示著市場處於盤整階段或已達到價格底部,因為投機泡沫已被清除。雖然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結果,但該指標表明,市場正在從先前牛市高峰期觀察到的「過熱」風險情緒轉向一個可能風險較低的階段。 ### 創紀錄的鏈上交易量和休眠幣移動 在一週內,超過 8% 的比特幣總供應量在鏈上轉移,這是一個罕見而重要的事件。最值得注意的交易是從一個休眠了 14 年的錢包中移動了 80,000 BTC(價值約 86 億美元)。根據 CryptoQuant 研究主管 Julio Moreno 的說法,這代表了「歷史上 10 年或更長時間的幣種最大規模的每日移動」。此前此類長期持有的巨鯨交易記錄是相對較小的 3,700 BTC。這項活動是大規模交易更廣泛激增的一部分,一週內超過 29,000 筆交易超過 100 萬美元。 ## 市場影響 這兩個事件的融合呈現出雙重敘事。中性的夏普比率可以被解讀為一個看漲的長期訊號,表明大部分下行風險已被計入價格,並且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可能從這個水平變得更具吸引力。這可能會吸引尋求新切入點的機構和散戶投資者。 然而,長期休眠幣的大規模鏈上移動引入了一層不確定性。此類轉移可能預示著早期採用者有意分配其持倉並實現利潤,這將對市場施加巨大的拋售壓力。或者,這些移動可能是戰略重新定位的一部分,例如將資產轉移到新的託管解決方案或為大規模機構交易做準備。在這些轉移背後的意圖變得明朗之前,它們代表了近期波動的潛在來源。 ## 專家評論 鏈上移動的規模引起了經驗豐富的分析師的關注。CryptoQuant 分析師 J.A. Maartun 評論了這些大規模轉移,稱:「在分析比特幣的八年裡,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交易。」 這種情緒突顯了當前市場的異常性質。雖然一些鏈上分析指出,如果夏普訊號指標回升至正值區域,則可能出現局部底部,但如果風險繼續超過回報,特別是在**幣安**等主要交易所,其他人則警告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修正。 ## 更廣泛的背景 這些發展發生在比特幣市場週期的動態敘事中。夏普比率的變化反映了在先前市場低谷中看到的模式,這些低谷之後是穩定期和最終的復甦。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一刻突顯了定量指標暗示市場底部與早期市場參與者不可預測行為之間的緊張關係。結果可能會影響更廣泛的市場是將其視為買入機會,預示著對未來價格上漲的信心,還是將其視為長期持有者供應即將增加的警告。

2025年第三季度加密風險投資達到46.5億美元,金融科技巨額交易推動增長
## 事件詳情 2025年第三季度,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領域的風險投資達到46.5億美元,這是FTX崩盤後市場低迷以來的第二強勁季度。儘管CryptoRank的數據顯示總額更高達80億美元,但保守數字仍代表著投資者信心的顯著反彈。 本季度的一個主要特點是資本集中在少數大型交易中。僅七項風險投資交易就佔募集資金總額的約一半。其中最突出的是對金融科技公司**Revolut**的10億美元融資。這一趨勢並非孤立,**Nscale**也獲得了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使得2025年成為自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多筆十億美元級風險交易的年份。在交易量方面,**Coinbase Ventures**成為本季度最活躍的投資者,參與了22筆獨立交易。 ## 巨額交易的財務機制 **Revolut**的融資輪是一次大規模的二級股票出售,確立了750億美元的新估值,使其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私營科技公司之一。此類交易為員工和早期支持者提供了流動性,預示著成熟度和財務穩定性,對機構投資者具有吸引力。參與此次出售的機構投資者包括**英偉達(NVDA)**的風險投資部門、**Coatue**、**Greenoaks**和**Fidelity**等知名機構。 **Revolut**的財務表現支撐了這一估值。該公司報告稱,2024年收入增長72%至40億美元,稅前利潤飆升149%至14億美元。這一增長一直持續到2025年,該公司目前服務超過6500萬零售客戶,其**Revolut Business**部門實現了10億美元的年化收入。 ## 市場影響 第三季度融資數據顯示,加密投資領域存在明顯的「趨優避劣」趨勢。與以往以廣泛的早期投機為特徵的周期不同,當前環境表明投資者優先考慮具有成熟商業模式和顯著收入流的成熟公司。後期融資輪的主導地位(佔2025年第一季度交易價值的55%)得以延續並加劇。 這一趨勢為機構配置者提供了一個途徑,使其能夠在不直接面臨代幣市場波動的情況下獲得該行業的增長敞口。根據CryptoRank的一份報告,「政策確定性正在推動美國加密風險投資」,這表明美國更穩定的監管環境是重新激發機構興趣的關鍵催化劑。 ## 更廣泛的背景和專家評論 加密風險投資的反彈與全球風險投資市場的廣泛復甦相吻合,後者在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了同比38%的融資增長。然而,加密行業對巨額交易的集中度尤為顯著。 **Revolut**等公司的戰略活動凸顯了該行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在歐盟和墨西哥獲得銀行牌照,擴展到印度等新市場,並推出自己的加密交易所**Revolut X**,該公司正在積極彌合傳統金融和數字資產經濟之間的鴻溝。這種將加密服務嵌入到更大的、受監管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中的策略,似乎是機構資本青睞的模式,預示著該行業可持續的長期增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