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美國地區法官阿倫·蘇布拉馬尼安於2025年5月23日撤銷了阿夫拉姆·艾森伯格因其2022年10月對Mango Markets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攻擊所受到的一切刑事定罪。此裁決援引了管轄權不當和未能證明實質性虛假陳述,重新引發了關於將傳統法律原則應用於Web3攻擊的辯論,並挑戰了**「程式碼即法律」**的信條。
事件詳情
由詹姆斯·克雷格和路易斯·賈爾斯執導的紀錄片《程式碼即法律》於2025年10月21日發布,探討了Web3中不可變程式碼與法律意圖之間歷史性且持續存在的張力。影片中的案例研究包括2016年的The DAO駭客事件,當時由於缺乏正式的智能合約審計(在2016年4月30日推出後不久),數百萬以太幣(ETH)被竊取。格里夫·格林將The DAO描述為一種試圖編碼新法律結構的行為,而法比安·沃格爾斯特勒則強調了在真正去中心化、無主系統中可能出現的無法解決的問題。
紀錄片中進一步分析了2021年由安第斯·梅傑多維奇實施的Indexed Finance攻擊。安大略省法院隨後將這種鏈上操縱定性為盜竊,導致美國檢察官指控梅傑多維奇從Indexed和Kyber攻擊中竊取了約6500萬美元。梅傑多維奇目前仍在逃。
Mango Markets事件是法律論述的核心部分。2022年10月,阿夫拉姆·艾森伯格向Mango Markets存入了500萬美元的USDC。然後,他在MNGO永續合約中創建了抵銷的多頭和空頭頭寸,同時在餵價Mango的交易所(如FTX、AscendEX和Serum)大量購買MNGO。此舉顯著推高了MNGO代幣的價格和他多頭頭寸的名義價值。艾森伯格利用這個 inflated value 作為抵押品,從Mango Markets借貸了超過1億美元。然後他清算MNGO代幣,導致價格暴跌並提升了他空頭頭寸的價值,之後提取了更多資金。艾森伯格後來在一次DAO介導的和解中歸還了6700萬美元,聲稱他的行為是合法的。
市場影響
蘇布拉馬尼安法官於2025年5月作出的裁決批准了艾森伯格的Rule 29無罪動議,推翻了他於2024年4月因商品欺詐、商品操縱和電信欺詐被陪審團定罪的判決。該判決基於政府案件的兩個主要缺陷:管轄權不當,因為艾森伯格在波多黎各執行了所有交易;以及未能證明電信欺詐中的實質性虛假陳述。法院發現Mango Markets缺乏明確的服務條款、禁止操縱的規定或貸款償還的要求。因此,法院得出結論,儘管艾森伯格「利用了系統漏洞」,但他並未做出構成18 U.S.C. § 1343下的欺詐的實質性虛假陳述或欺騙。這一結果凸顯了檢察官在將傳統刑法應用於無國界、演算法介導的金融活動時面臨的困難,並突出了去中心化金融中欺詐、操縱和允許的鏈上行為周圍的法律模糊性。
專家評論
包括德傑律師事務所的蒂莫西·斯賓格勒在內的法律專家強調,「程式碼不是法律,程式碼就是程式碼。法律適用於任何類型的交易,法律的目的是將損失從其發生方轉移到其他方。」這種觀點表明,儘管**「程式碼即法律」**的概念可能對工程理想具有吸引力,但當發生重大財務損失並隨之引發訴訟時,法院通常將該短語視為在法律上毫無意義。
更廣泛的背景
對Web3攻擊日益增長的司法審查和細緻入微的法律解釋標誌著去中心化系統內部問責制增強的轉變。諸如CFTC訴Ooki DAO案(2022年)(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採取行動)和Samuels訴Lido DAO案(2024年)(判定Lido DAO可能對治理決策承擔責任)等案例表明,法院正在積極調整傳統法律框架,以解決智能合約和DAO的影響。這些案例共同表明,儘管Web3引入了新的互動形式,但既定的法律原則和問責制正日益對程式碼的絕對規則 assert 權威。
來源:[1] 「程式碼即法律」在新專題紀錄片中重審 - Blockworks (https://blockworks.co/news/code-is-law ...)[2] 程式碼即法律 (No URL provided ...)[3] 程式碼即法律紀錄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w4w9WgXc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