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精煉共識」路線圖旨在透過簡化共識來提高性能,這可能會影響Layer2解決方案。

執行摘要

以太坊正在經歷一場重大的架構改革,其「精煉共識」路線圖旨在透過簡化其共識機制來大幅提高性能。這項舉措與Solana最近的升級有異曲同工之處,涉及關鍵變化,例如轉向雜湊簽章、最佳化zkVM性能以及降低質押門檻。該路線圖的成功可能會重塑Layer2格局,可能有利於特定鏈或基於Rollup的模型。

事件詳情

以太坊的「精煉共識」路線圖代表著一次重大轉變,類似於從工作量證明(PoW)到權益證明(PoS)的過渡。該路線圖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

  • 簽章轉換: 放棄BLS簽章,轉而使用雜湊簽章,以促進向ZK原生鏈的過渡。根據以太坊基金會的Justin Drake的說法,這涉及使用透過後量子SNARK聚合的基於雜湊的一次性簽章。
  • zkVM最佳化: 同時探索六條zkVM技術路徑,以最佳化簽章聚合,旨在實現最大的zkVM性能。以太坊基金會正在為zkVM團隊提出一個即時證明標準化定義,目標是128位安全性(短期最低100位)和小於300KiB的證明大小。
  • 質押門檻降低: 將質押門檻從32 ETH降低到1 ETH,這可能會在2026年前實現參與民主化並擴大驗證者基礎。
  • 區塊時間縮短: 將區塊時間從12秒縮短到4秒。

市場影響

以太坊「精煉共識」路線圖的成功實施可能對更廣泛的Web3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

  • Layer2格局轉變: 由於L1性能的提高,通用Layer2解決方案可能需要轉向特定鏈或基於Rollup的模型。基於Rollup利用以太坊的L1驗證器進行交易排序,提供增強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 ZK技術採納: 該路線圖標誌著以太坊對零知識(ZK)技術的承諾,計劃在協議棧的所有層面遷移到使用ZK證明。這包括L1 zkEVM,它可透過鏈下處理交易並在鏈上透過單一證明驗證其有效性來增強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和隱私性。
  • 去中心化: 降低質押門檻旨在透過鼓勵更廣泛的網絡參與來增強去中心化。

專家評論

以太坊基金會協議協調團隊的Ladislaus表示,整個過渡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並特別關注安全風險。零知識虛擬機(zkVM)是一項複雜的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各種漏洞出現的可能性很高。

更廣泛的背景

以太坊向ZK架構的轉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遷移,可與PoW到PoS的過渡相媲美。該路線圖的成功取決於克服以太坊現有的技術債務,重組可能需要4-5年。隨著以太坊Layer 2(L2)解決方案的持續增長,區塊鏈領域面臨新的問題:中心化和流動性碎片化。擬議的更改旨在透過增強去中心化和提高以太坊主網性能來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