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投機性加密資產暴跌:迷因幣和NFT估值在2025年觸及最低點
## 執行摘要 加密貨幣市場中的投機性板塊,特別是迷因幣和非同質化代幣(NFT),經歷了顯著的修正,其市值在2025年觸及最低點。此次下跌反映了更廣泛的市場拋售以及投資者情緒可能轉向更基本面驅動的數字資產。數據顯示,這些高風險資產與主要加密貨幣之間存在脫鉤,因為機構資本繼續青睞比特幣等成熟參與者。 ## 事件詳情 迷因幣板塊經歷了急劇下跌,其總市值跌至**433.1億美元**,為2025年第一季度的最低水平。該板塊在24小時內損失超過50億美元,並在過去55天內累計損失**295.4億美元**。相比之下,以**CoinDesk 20 (CD20)** 指數衡量的更廣泛的加密市場小幅上漲0.5%,而**CoinDesk 迷因幣指數 (CDMEME)** 下跌1.91%。值得注意的是,交易量僅比週平均水平高7.55%,這表明此次下跌可能與常規獲利了結而非恐慌性拋售有關。 同樣,NFT市場持續長期萎縮。全球NFT市值跌至**27.8億美元**至**28.2億美元**之間,單日跌幅超過11%。這延續了一個更大的趨勢,即交易量連續五個季度下降。市場表現出顯著波動性,之前的一個30天周期顯示從約66億美元暴跌45%至35億美元。 ## 市場影響 迷因幣和NFT的同時下跌表明,加密市場中最具投機性的角落的信心正在受到侵蝕。這表明投資者正在尋求質量,他們似乎優先考慮具有既定用例和更強基本面支持的資產。迷因幣指數和更廣泛市場指數表現之間的差異表明,投資者越來越將投機性代幣與**比特幣**等更成熟的加密貨幣區分開來。 ## 專家評論 市場分析師將這一趨勢歸因於投資者基礎的成熟。一位專家表示,“主流採用已將焦點轉向具有實際用例和可持續收入模式的加密業務,而非迷因驅動的資產。”宏觀層面的獲利了結加劇了這一點,因為“長期持有者受比特幣四年週期理論的驅動,在年底前繼續減持頭寸,給更廣泛的風險情緒帶來壓力。” 然而,這種對投機性資產的看跌情緒與機構對主要加密貨幣持續的興趣形成對比。Coin Bureau聯合創始人Nic Puckrin指出**比特幣**的潛在優勢: > 我們看到今年BTC ETF持有量從20%躍升至28%,機構需求依然旺盛,最大的比特幣鯨魚——Michael Saylor——剛剛又買入了更多BTC。 ## 更廣泛的背景 迷因幣和NFT的拋售發生在一個更廣泛的加密市場低迷時期,**比特幣**已跌至6月以來的最低價格水平。這種環境似乎正在加速市場成熟過程,迫使人們區分基於炒作的資產和由機構採用和有形效用支持的資產。雖然迷因幣和NFT中的投機泡沫似乎正在破裂,但**BTC ETF**持有量等機構指標表明,基礎數字資產正在繼續獲得長期吸引力。

印尼駭客因盜竊 Markets.com 39.8 萬美元加密貨幣被捕
## 執行摘要 印尼國家警察逮捕了一名當地駭客,該駭客涉嫌從交易平台 **Markets.com** 竊取了約 39.8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雅加達警方進行的行動逮捕了一名涉嫌利用平台存款系統中關鍵漏洞的個人。目標平台 **Markets.com** 是英國公司 **Finalto** 的子公司。此事件進一步引起了人們對加密貨幣交易所面臨的營運安全挑戰以及國際執法部門在處理數位資產領域的網路犯罪方面日益提高的有效性的關注。 ## 事件詳情 此次安全漏洞涉及 **Markets.com** 存款機制的操縱。據報導,駭客發現並利用了一個漏洞,該漏洞允許在沒有相應驗證資產存款的情況下向交易帳戶存入資金。這使得提取了 66.7 億印尼盾,價值 39.8 萬美元。 儘管一些報導將這名被捕的個人與印尼臭名昭著的駭客別名 **“Bjorka”** 聯繫起來,但尚未對此聯繫進行官方確認。此次逮捕標誌著在追究金融平台上的網路犯罪分子的責任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無論與產業內更大的竊盜案相比金額大小如何。 ## 市場影響 此事件是對中心化金融平台固有安全風險的嚴峻提醒。對於 **Markets.com** 及其母公司 **Finalto** 而言,直接的財務損失因潛在的聲譽損害而加劇。對於更廣泛的市場而言,這強化了對數位資產平台安全性的看跌情緒,可能會阻止關注資產安全的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儘管被盜金額與別處出現的數十億美元竊盜案相比微不足道,但它強調即使是由成熟金融公司營運的平台也無法倖免於複雜的攻擊。該事件強調了持續進行安全審計和實施強大後端驗證流程以防止此類漏洞的必要性。 ## 專家評論 儘管目前尚無關於此事件的具體專家評論,但網路安全界的共識指出需要多層安全協議。漏洞的性質——繞過存款驗證——表明後端系統邏輯存在故障。安全分析師始終主張採用確保端到端交易完整性的系統,從而無法在沒有不可辯駁的鏈上或法定存款證明的情況下向帳戶存入資金。此次逮捕,從英國收緊加密貨幣詐騙法規和全球監管壓力增加的背景來看,預示著一個更加受控和安全的營運環境的出現,平台將面臨更大的責任。 ## 更廣泛的背景 這筆 39.8 萬美元的竊盜案雖然金額巨大,但與歷史上主要的加密貨幣竊盜案(例如涉及近 12 萬枚比特幣的 **Bitfinex** 駭客事件或最近從 **Bybit** 交易所竊取的 15 億美元)相比,只是滄海一粟。然而,其重要性不在於貨幣價值,而在于犯罪的性質和執法部門的反應。印尼警方成功逮捕嫌疑人,表明國家當局在追查和起訴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網路犯罪方面具有越來越強的能力和意願。它為數位資產被視為無法追蹤和無法無天的領域的觀念提供了一個反例,表明協調一致的努力可以對惡意行為者產生切實的法律後果。

貝萊德為ETF營運向Coinbase Prime執行大規模比特幣和以太坊轉帳
## 事件詳情 鏈上數據顯示,全球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已向**Coinbase Prime**執行了大量的**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轉帳。據報導,其中一筆交易涉及4,198枚**BTC**和43,237枚**ETH**的轉移。來自Lookonchain等鏈上來源的其他分析指出了不同的數字,一份報告指出,與其**IBIT比特幣ETF**和以太坊基金相關的轉帳為4,880枚**BTC**(價值約4.67億美元)和54,730枚**ETH**(價值1.76億美元)。另一份分析報告稱,**比特幣**存款總額為6.16億美元,**以太坊**存款近2億美元。 這些交易被認為是貝萊德近期推出的現貨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營運管理的一部分。作為這些基金的託管人和主要經紀商,**Coinbase**定期接收此類轉帳,以管理支持ETF份額的資產。 ## 市場影響 像貝萊德這樣的大型機構轉移大量加密資產是一項重大事件,它強化了數位資產持續整合到主流金融基礎設施的趨勢。這些定向至**Coinbase Prime**的轉帳,凸顯了受監管的託管機構在機構採用加密貨幣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然而,將這些存款解釋為直接的看漲信號還為時過早。ETF營運的背景表明,這些很可能是託管、再平衡或結算的例行程序,而非新的定向投資。這些轉帳展示了大規模加密ETF如何在鏈上運作的機制,為基金流向提供了該資產類別獨有的透明度。 ## 專家評論 儘管大規模鏈上存款通常可以預示出售意圖,但在本例中,它們更多地表明資產管理。這些轉帳發生在數位資產投資產品出現負面市場流動的背景下。根據**CoinShares**的數據,比特幣投資產品在前一周經歷了13.8億美元的資金外流,而基於以太坊的產品則經歷了6.89億美元的資金外流。 這些數據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反證,表明貝萊德的行動是其ETF的標準操作程序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看漲累積。這項活動強調了結合更廣泛的市場資金流動指標來分析鏈上數據的必要性,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圖景。 ## 更廣泛的背景 貝萊德對其現貨加密ETF的管理代表著數位資產市場成熟的一個新階段。大型金融機構進行的大規模、公開可見的鏈上交易正在成為生態系統的標準特徵。這一事件是支持機構級加密投資產品所需的營運基礎設施的案例研究。 它還強調了市場分析的轉變。曾幾何時,鏈上“巨鯨動向”被解釋為匿名大持有者的行動,而現在市場必須區分這些與受監管金融產品的透明、營運流。這種新動態需要一種更細緻的方法來解釋區塊鏈數據,將資產管理者的商業邏輯和其投資工具的結構考慮在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