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星展銀行和高盛完成了銀行間首筆場外(OTC)加密貨幣期權交易,標誌著機構對數位資產的參與度增加。這項里程碑式交易涉及現金結算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期權。
- 星展銀行和高盛執行了首筆銀行間場外加密期權交易。
- 該交易涉及現金結算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期權,用於對沖加密相關產品。
- 星展銀行客戶在2025年上半年執行了超過10億美元的加密期權和結構性票據交易,交易量從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增長了近60%。
星展銀行和高盛完成了銀行間首筆場外(OTC)加密貨幣期權交易,標誌著機構對數位資產的參與度增加。這項里程碑式交易涉及現金結算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期權。

星展銀行和高盛成功完成了首筆銀行間場外(OTC)加密貨幣期權交易。這項交易涉及現金結算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期權,使金融機構能夠更有效地管理加密相關產品的風險敞口,標誌著數位資產在傳統金融中機構化的重要一步。
在[報告日期],星展銀行和高盛宣布執行了銀行間首筆現金結算的場外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期權交易。這一進展使得兩家機構能夠對各自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產品進行風險對沖。此前,星展銀行客戶表現活躍,在2025年上半年執行了超過10億美元的加密期權和結構性票據交易。這些交易量從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顯著增長了近60%。
該交易涉及現金結算的場外期權,這是一種衍生合約,允許參與者在不擁有標的資產本身的情況下,對標的資產的未來價格進行投機。“現金結算”意味著在到期時,行使價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以法定貨幣結算,而非以標的加密貨幣結算。“場外”則表示交易是在雙方之間直接執行的,而非通過正式交易所。這種機制為銀行提供了一種靈活而直接的工具,用於對沖其加密相關產品組合中的價格波動,從而降低風險敞口並增強機構參與者的市場穩定性。
此次合作凸顯了星展銀行和高盛在彌合傳統金融與新興數位資產市場之間鴻溝方面的戰略舉措。透過利用期權等熟悉的金融工具,這些受監管的銀行正在為主流金融機構如何安全地參與加密貨幣樹立先例。這一策略與尋求將數位資產整合到既定金融框架中的公司所呈現的更廣泛趨勢相呼應,類似於早前MicroStrategy等公司將比特幣作為金庫儲備的舉動,儘管側重於風險管理的衍生品而非直接資產累積。專業投資者對安全和受監管的平台以參與數位資產的需求日益增長,是此類舉措的關鍵驅動因素。
此次銀行間場外加密期權交易的成功執行對更廣泛的數位資產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它標誌著現金結算的場外加密貨幣期權銀行間市場的強勁發展,隨著機構投資者的深入參與,該領域有望持續擴張。此次交易表明,亞洲的數位資產格局正在演變,以納入傳統上與全球資本市場相關的風險和流動性框架。這種機構對複雜對沖機制的採納有望培養更大的信心,吸引更多傳統金融實體,並促進加密貨幣市場的整體成熟和穩定。
高盛亞太區數位資產主管Max Minton評論了此次交易的重要性,他表示:「此次交易標誌著現金結算的場外加密貨幣期權銀行間市場的發展,隨著機構投資者在該領域日益活躍,我們預計將看到持續增長。」 同樣,星展銀行交易和結構部門集團主管Jacky Tai指出,專業投資者需求日益增長,並強調他們正在尋找「安全可靠的平台來投資數位資產」。這些聲明共同強調了不斷增長的機構需求以及受監管的金融產品在不斷發展的數位資產經濟中的戰略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