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幣安聯合創始人趙長鵬(CZ)最近表示,包括彼得·希夫新產品在內的代幣化黃金依賴於第三方信任而非真正的鏈上所有權,這在加密市場引發了關於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重大辯論。
事件詳情
2025年10月23日,趙長鵬(CZ),幣安的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公開分享了他對代幣化黃金的看法,稱其為一種「信任我兄弟」資產。他的評論是在著名黃金倡導者彼得·希夫宣布他計劃推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代幣化黃金產品之後發表的,該產品將使用戶能夠透過移動應用程式購買和交易黃金。CZ 的核心論點集中於代幣化黃金並非「真正鏈上」的斷言,因為其基礎價值和贖回完全依賴於第三方中介的承諾。他詳細闡述道,代幣化黃金的行為需要信任一個實體來交付實物資產,這可能在幾十年後,即使在組織變革或地緣政治不穩定中也是如此。根據 CZ 的說法,這種對中介的內在依賴使得代幣化黃金在功能上與傳統金融系統中的資產相似,在傳統金融系統中,中心化實體管理訪問和贖回過程。
市場影響
CZ 的聲明對新興的**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趨勢具有重大影響。商品支持的穩定幣(如代幣化黃金)的金融機制通常涉及託管人持有實物資產。每個代幣代表對特定數量底層商品的數位索賠。這種託管模式雖然促進了數位所有權和轉移,但引入了一個中心化的信任點,CZ 認為這偏離了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去中心化原則。這在純粹去中心化的數位資產和仍包含中心化信任元素的資產支持代幣之間創造了一個關鍵區別。
從業務戰略和市場定位的角度來看,彼得·希夫轉向推出代幣化黃金產品值得關注。歷史上,希夫一直是比特幣和更廣泛加密貨幣市場的堅定批評者。他決定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黃金代幣化,這表明他對該技術基礎實用性的不情願承認,即使他仍然對比特幣等「一文不值的數位串」持懷疑態度。此舉符合 RWA 代幣化代表著一個重要的金融浪潮,可能在全球市場解鎖數萬億美元的日益增長的情緒,並表明即使是頑固的懷疑論者現在也在探索與區塊鏈基礎設施整合的方式。
Web3 生態系統的更廣泛市場影響是巨大的。CZ 的挑戰迫使人們重新評估什麼是「真正鏈上」資產,以及目前的 RWA 代幣化模型是否充分提供了區塊鏈原生的優勢,如透明度、不變性、和對中介機構依賴的減少。如果 RWA 代幣化僅僅是將現有的基於信任的系統數位化,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信任範式,它可能會使投資者面臨傳統金融中發現的類似風險,從而可能損害與 Web3 原則相關的變革潛力。這場辯論可能會催化開發更穩健和透明的 RWA 模型,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第三方信任或,至少,明確用戶對代幣化實物資產去中心化水平的期望。
專家評論
在評論代幣化資產的性質時,CZ 直接表示代幣化黃金是一種「信任我兄弟」資產,暗示它並非真正的「鏈上黃金」。他強調,這個概念在加密社區內部普遍被理解,但對外部人士來說可能不清楚。這一觀點表明,RWA 代幣化要完全符合 Web3 的基本原則,就必須超越簡單地數位化現有基於信任的系統。根本的擔憂是,如果不解決這種對中心化信任的根本依賴層,某些形式的 RWA 代幣化可能無法完全實現 Web3 通常被賦予的顛覆性潛力,並且仍然可能使投資者面臨與傳統金融框架中發現的風險類似的風險。
更廣泛的背景
彼得·希夫進入代幣化黃金市場,此前他多年來一直公開質疑和批評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這代表著一個重大轉變。十多年來,希夫一直嘲笑比特幣,主張將傳統黃金作為更優越的價值儲存手段。他現在決定推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黃金代幣,被觀察家描述為對他長期攻擊的技術的一種諷刺性驗證。雖然希夫繼續聲稱「代幣化現實資產增加價值」,這與「代幣化虛無」(指比特幣)形成對比,但他參與區塊鏈技術凸顯了其在各種資產類別中日益增長的基礎作用。這一發展表明,區塊鏈不再是一種邊緣技術,而是一種關鍵基礎設施。此外,它強化了這樣一種觀點,即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有望成為一個重要的市場趨勢,即使是歷史上持批評態度的人物也希望從中獲利,從而吸引他們的參與。因此,比特幣在展示區塊鏈的彈性和開創現在被代幣化資產項目採用的基礎設施方面的作用,透過這一更廣泛的行業演變得到了隱含的承認。
來源:[1] CZ:代幣化黃金並非「鏈上黃金」,本質上是「信任代幣」 (https://www.techflowpost.com/newsletter/detai ...)[2] 趙長鵬(CZ)關於代幣化黃金和RWA代幣化的聲明 (No specific URL provided, this is a user-prov ...)[3] 幣安創始人CZ稱代幣化黃金為「信任我兄弟」資產 - Coinfomania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