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分析師預測傳統「山寨幣季」的結束,資金將流入比特幣ETF和加密股票,而非替代代幣,導致山寨幣前景看跌,市值大幅縮減。
- 山寨幣市值下降 - 「其他」市場市值近期報告下降1800億美元,預示著廣泛的山寨幣拋售。
- 機構轉型 - 新的機構資本主要流向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公開交易的加密相關股票,繞過較小的替代代幣。
- Tether貶值風險 - 山寨幣價值的顯著崩潰可能因其儲備覆蓋受到的影響而引發Tether貶值。
分析師預測傳統「山寨幣季」的結束,資金將流入比特幣ETF和加密股票,而非替代代幣,導致山寨幣前景看跌,市值大幅縮減。
加密貨幣市場正在經歷資本配置的重大轉變,分析師預計傳統「山寨幣季」的結束。這一展望預示著替代加密貨幣將持續看跌,因為機構投資日益青睞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公開交易的加密相關股票。最新數據顯示,山寨幣的市值大幅下降,市場情緒謹慎。
幾位市場分析師認為,「山寨幣季」(以替代加密貨幣普遍上漲為特徵)已經明確結束,不太可能以其歷史形式重演。這一判斷主要源於自2017年以來引入的數百萬種山寨幣之間流動性的分散,使得普遍上漲變得困難。技術指標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觀點,許多山寨幣未能建立傳統上漲趨勢所需的關鍵支撐位,月度收盤價持續低於關鍵移動平均線。「其他」(不包括比特幣和穩定幣,前125名之外的加密貨幣)的總市值在短時間內報告下降了1800億美元,進一步強化了看跌情緒。一些人預計其將從2900億美元進一步下降至約650億美元。在這種環境下,即使是以太坊和萊特幣等成熟的山寨幣也預計將表現不佳。
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近期面臨急劇降溫,過去24小時內總市值下降2.74%,至約4.16萬億美元。此次下跌因近6.8794億美元的衍生品清算而加劇,其中主要來自多頭頭寸(5.3234億美元),比特幣和以太坊分別佔1.6179億美元和1.8448億美元。比特幣的市場主導地位仍高達57.6%,其次是以太坊的12.6%。山寨幣季節指數為53/100,表明市場處於平衡狀態,而非偏向山寨幣。
與山寨幣市場的掙扎形成對比的是,公開交易的加密相關股票在2025年表現出顯著增長。Coinbase Global Inc.年初至今增長53%,Robinhood Markets Inc.飆升299%,Galaxy Digital Holdings Ltd.上漲100%,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Ltd.自6月IPO以來攀升368%。這一表現顯著超過同期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漲幅,表明機構資本正在重新定向。比特幣ETF已累積獲得500億美元的淨流入,而山寨幣缺乏類似的被動資本機制。
山寨幣市場潛在崩潰帶來的一個重大擔憂是Tether(USDT)等穩定幣的貶值風險。山寨幣價值的嚴重下降可能會影響Tether的儲備覆蓋,特別是如果其儲備持有流動性較低或不透明的資產。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Tether報告總資產為1625.7億美元,負債為1571.1億美元,超額儲備超過50億美元。該公司持有超過127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然而,大規模的市場下跌,特別是與比特幣波動性相關的下跌,可能會通過降低持有資產的按市值計價價值並可能引發大規模贖回來給這些儲備帶來壓力。
分析師「without_worries」明確指出,2024-2025年比特幣牛市中沒有「山寨幣」季節,並駁斥了基於M2貨幣供應、美聯儲降息或機構購買而預測山寨幣季節的網紅說法。前BCG合夥人Alana Levin認為,真正的「山寨幣季」正在公開交易的加密股票中展開,而非數字代幣。她指出,受ETF批准和監管明確性的推動,機構投資者正在將資本投入受監管的加密相關股票。Bitfinex分析師證實了這一點,稱廣泛的山寨幣上漲需要新的專用加密ETF、更穩定的資本流入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優惠的立場。
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表明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新資本持續主要流入比特幣ETF和受監管的加密股票,這表明市場正在走向成熟,機構偏好決定了投資趨勢,而非散戶驅動的山寨幣投機熱潮。監管不確定性(例如SEC推遲對Solana ETF的決定)繼續抑制對較小代幣的風險偏好。雖然據報導,「山寨幣」的谷歌搜索量已創四年新高,但這種興趣並未轉化為這些資產的顯著資本流入。這一軌跡指向一個更加整合的加密市場,其中比特幣保持其主導地位,大量山寨幣可能無法實現持續的生存能力,從而導致一個可能不那麼多樣化但與機構融合更緊密的數字資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