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美國報告北韓竊取30億美元加密貨幣;特工滲透15-20%的公司
## 執行摘要 來自美國官員和私人網路安全公司的情報報告顯示,與北韓有關的行動人員對全球加密貨幣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系統性的滲透。據估計,15-20%的加密公司因僱用冒充身份的北韓IT員工而受到損害。這項行動在過去三年中促成了超過30億美元數位資產的盜竊,所得收益直接資助了北韓受制裁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畫,對市場完整性和國際安全構成重大風險。 ## 事件詳情 滲透策略涉及高技能的北韓IT專業人員,他們偽造令人信服的身份,以在主要位於美國和歐洲的加密貨幣公司獲得遠端工作職位。根據報告,這些特工通常能通過嚴格的招聘流程。一旦進入,他們就充當內部威脅,利用其對公司系統的存取權限來識別和利用安全漏洞。在幾個有記錄的案例中,公司僅在收到**FBI**的聯繫後才得知滲透情況,**FBI**追溯了薪資支付到與北韓政權相關的數位錢包。**美國財政部**已證實這些活動導致超過3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為北韓的戰略武器計畫建立了直接的資金渠道。 ## 市場影響 這些披露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嚴重影響。預計這種國家支持的威脅規模將引發更嚴格的監管審查,當局可能會強制要求對員工和承包商實施更嚴格的「了解你的客戶」(KYC)協議,尤其是在遠端工作安排中。對於加密公司而言,營運風險已顯著升級;國家支持的內部威脅的存在增加了災難性安全漏洞、客戶資金損失和聲譽崩潰的危險。歸因於北韓駭客的高調盜竊案,例如針對**Ronin Network**和**Harmony**橋的攻擊,是可能造成的金融損害的鮮明先例。這種持續的安全威脅可能會侵蝕投資者信心,並阻止機構資本進入數位資產生態系統。 ## 專家評論 Web3安全審計公司創始人**Pablo Sabbatella**強調了15-20%的滲透率,他警告了這種威脅在整個產業的普遍性。他的分析得到了區塊鏈情報公司(如**Elliptic**)的證實,這些公司使用鏈上分析和情報來源將網路盜竊歸因於北韓辛迪加。這些安全專家指出,攻擊者的方法不斷演變,最新情報顯示他們專注於新興領域,例如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 ## 更廣泛的背景 這個問題超越了金融行業,代表著一項關鍵的國家安全挑戰。通過利用數位資產的去中心化和通常匿名的性質,**北韓**有效地繞過了旨在削弱其經濟和阻止其核野心的國際制裁。對加密產業的積極攻擊是該政權主要的創收活動,直接促進了其被禁止的導彈和核計畫的進展。國際社會和數位資產產業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即加強防禦,以對抗一個將加密貨幣視為地緣政治戰略關鍵工具的複雜、國家支持的對手。

Rumble 將推出整合 Tether 的 USAT 穩定幣和比特幣閃電網路的加密錢包
## 事件詳情 影片分享平台 **Rumble (RUM)** 已宣布計劃在今年底前推出一個原生加密貨幣錢包。該錢包將整合 **Tether** 新宣布的 **USAT 穩定幣**,該穩定幣專為美國市場設計。除了 **USAT** 之外,該錢包還將支援 **比特幣 (BTC)**、**Tether 的 USDT**,並且至關重要的是,將整合 **比特幣閃電網路** 以促進更快、成本更低的交易。 ## 財務機制與策略 **比特幣閃電網路** 的整合是一個關鍵的機械組件,可實現近乎即時、低費用的微支付。此功能對於平台引入新的內容貨幣化功能(例如創作者打賞和新的訂閱模式)的戰略目標至關重要,這些功能通常在標準區塊鏈交易費用和結算時間下不切實際。透過支援 **USAT** 穩定幣,**Rumble** 為其龐大的國內使用者群提供了一個合規的、以美國為中心的數位美元。此舉使 **Tether** 能夠利用 Rumble 的 5100 萬月活躍使用者作為直接分銷管道,以促進其新穩定幣在美國市場的採用。 ## 市場影響 這一發展使 **Rumble** 能夠更直接地與 YouTube 等成熟平台競爭,不僅在內容方面,還在由 Web3 基礎設施驅動的創作者貨幣化工具方面。此次合作代表了 **比特幣閃電網路** 在消費者支付領域大規模採用的一個重要測試案例,可能將其效用擴展到小眾加密社群之外。對於 **Tether** 而言,透過 **Rumble** 成功推出 **USAT** 可能會在高度受監管的美國穩定幣市場中建立重要的立足點。直接整合到主要的社交平台可能會加速主流使用者進入加密生態系統。 ## 更廣泛的背景 **Rumble** 和 **Tether** 的這一舉措反映了社群媒體和內容平台整合加密貨幣功能以增強使用者參與度和創造新收入來源的日益增長的趨勢。該戰略側重於利用現有的大規模使用者群來推動特定加密技術(在此案例中為 **閃電網路** 和 **USAT** 穩定幣)的採用。透過強調合規性並瞄準美國市場,此次合作似乎旨在駕馭挑戰此前專案的複雜監管環境。此次整合的成功可以為尋求將傳統網路內容與去中心化金融基礎設施融合的其他平台提供藍圖。

千里達及托巴哥在FATF評估前通過虛擬資產法案
## 執行摘要 千里達及托巴哥通過《**2025年虛擬資產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法案**》,正式建立了數字資產監管框架。該立法以議會25票贊成、11票反對獲得通過,是該國與**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FATF)** 關於反洗錢 (AML) 和反恐怖融資 (CFT) 的全球標準保持一致的戰略舉措。主要目標是在定於2026年3月進行的FATF現場評估之前,規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VASP) 並降低與其運營相關的金融風險。 ## 事件詳情 《**2025年虛擬資產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法案**》為千里達及托巴哥的加密貨幣行業監管建立了全面的法律結構。該法案於2025年9月12日提交,強制要求作為VASP運營的實體必須遵守嚴格的監管要求。包括**千里達及托巴哥中央銀行 (CBTT)**、**千里達及托巴哥證券交易委員會 (TTSEC)** 以及**千里達及托巴哥金融情報機構 (FIUTT)** 在內的監管機構,負責監控金融機構和其他上市公司,以確保其在風險敏感的基礎上遵守FATF的建議。 ## 監管機制與合規 該法案的核心職能是實施**FATF**關於虛擬資產的建議。它要求金融機構和指定企業制定並執行內部政策和計劃,以管理和減輕與擴散融資、洗錢和恐怖融資相關的風險。這種積極主動的立場對於該國即將在2026年3月進行的FATF評估至關重要。未能證明在實施這些標準方面取得足夠進展,可能會對該國在國際金融界的地位產生重大影響。 ## 市場影響 引入明確的監管框架為當地數字資產市場帶來了雙刃劍效應。一方面,它提供了法律清晰度,可以促進創新並吸引機構投資,因為許多大型投資者在缺乏健全的AML/CFT政策的市場中猶豫不決。另一方面,如果法規被認為過於嚴格,市場可能面臨萎縮的風險,這可能會扼殺增長並將數字資產業務推向更寬鬆的司法管轄區。該法律的成功實施將取決於在降低風險和促進虛擬資產健康生態系統之間取得平衡。 ## 更廣泛的背景 千里達及托巴哥的立法行動是全球更廣泛趨勢的一部分,各國政府正根據國際標準規範數字資產行業。**FATF**一直在積極領導這項工作,提供指導以幫助各國和VASP了解並履行其AML/CFT義務。通過這項法案,千里達及托巴哥表明其致力於將數字資產經濟融入受監管的全球金融體系,旨在增強金融穩定性和完整性,而不是追求更孤立或不受監管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