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Paradigm、數字前沿基金會 (DEF) 和斯坦福網際網路觀察站 (SPI) 已聯合向美國財政部提交提案,倡導在數字資產領域採用加密原生解決方案,以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此次參與是回應根據《天才法案》實施要求而發出的請求,旨在影響未來美國數字資產監管框架的制定。儘管旨在提高監管清晰度,但由於可能帶來新的合規負擔,該倡議導致市場情緒趨於謹慎。
事件詳情
為回應財政部根據《天才法案》提出的關於「檢測涉及數字資產的非法活動的創新或新型方法」的意見徵求,Paradigm、DEF 和 SPI 提出了一項全面的戰略。他們的提案倡導「縱深防禦」方法,提出了一個多層工具系統來緩解非法金融。這些解決方案分為三類:風險評估和防禦性阻斷工具、主動用戶保護工具以及威脅信息協調解決方案。
風險評估工具涉及通過聲譽盡職調查評估潛在威脅,包括分析錢包歷史和代幣合法性以生成可量化的風險評分。防禦性阻斷機制提供主動障礙,例如實時篩選交易和阻止機器人或漏洞利用。主動用戶保護工具包括交易模擬,允許用戶預見其交易結果。威脅信息協調解決方案,以 安全聯盟 (SEAL) 為例,側重於信息共享,促進緊急響應,並通過 SEAL 911 等服務制定行業安全標準。
各小組強調,根據 TRM Labs 和 Chainalysis 的數據,加密生態系統中的非法金融佔加密總交易量的比例很小,2024 年為 0.014% 至 0.4%。這個數字明顯低於傳統金融系統中估計佔全球 GDP 2-5% 的洗錢活動。此外,Chainalysis 報告稱,2023 年至 2024 年間,加密貨幣中的非法交易量減少了 51%,其中 2025 年報告中非法鏈上交易佔 0.14%,低於 2024 年的 0.34%。這些數據支持了他們的論點,即加密原生工具是解決該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財務機制與行業戰略
擬議的「縱深防禦」框架旨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固有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創建一個更安全的數字資產環境。通過關注加密原生解決方案,行業旨在展示其在打擊金融犯罪方面的自律和創新能力。該戰略表明,量身定制的區塊鏈分析和鏈上監控功能可以超越加密環境中傳統金融犯罪預防方法的有效性。
然而,持續推動的加強監管和安全措施對行業造成了重大的財務影響。合規預算面臨壓力,反洗錢 (AML) 和 了解你的客戶 (KYC) 協議消耗了 34% 的合規支出。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平台運營成本上升了 19%,這主要是由於對實時審計追蹤和更嚴格的鏈上報告指令的需求。此外,美國各州的交易所註冊費平均為每個州 120,000 美元,這增加了新企業的監管進入壁壘。行業在網路安全支出方面也增加了 75%,公司將其年度預算的 18% 用於滿足合規級標準。這些不斷上升的成本導致 DeFi 總鎖倉價值 (TVL) 下降了 12%,尤其是在借貸和衍生品協議中,這凸顯了監管和合規障礙的經濟影響。
市場影響
Paradigm、DEF 和 SPI 的參與有望顯著影響美國數字資產監管框架的制定。通過倡導加密原生解決方案,行業旨在制定更清晰的反非法金融措施指南,這可以標準化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實踐並增強用戶保護。這種積極參與政策制定表明,一個成熟的行業已準備好與監管機構合作。
短期內,正在進行的討論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儘管最終目標是提高安全性和監管清晰度,但新的合規負擔和運營變化的潛在可能性導致市場情緒趨於謹慎。從長遠來看,此舉可以通過解決監管問題和建立強大的安全標準來為數字資產的更大規模機構採用鋪平道路。然而,與合規相關的成本增加也可能影響 Web3 生態系統中的小型項目和初創公司。
更廣泛的背景
這一倡議將加密行業定位為定義其監管未來的積極參與者,聲稱區塊鏈交易的透明和可追溯性質提供了比傳統金融系統更優越的檢測和預防非法活動的工具。Paradigm 的政策總監 Justin Slaughter 等行業人物積極參與塑造這一敘事,強調加密貨幣的固有特性為其自身領域內的挑戰提供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不加調整地強加傳統金融法規。該提案強調了一個基本論點,即在數字資產領域有效打擊非法金融需要深入理解和利用其獨特的技术特性,而不是照搬傳統金融法規。
來源:[1] Paradigm與DEF和SPI一同向財政部提交意見,闡述創新加密實踐如何預防和打擊非法金融 (https://www.paradigm.xyz/2025/10/paradigm-joi ...)[2] 加密領域的非法交易量目前遠低於傳統金融 — 封面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3] 2025年加密貨幣監管影響統計:監管變化和經濟影響 — CoinLaw (https://vertexaisearch.cloud.google.com/gro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