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News

台灣探索將比特幣用於戰略儲備,理由是多元化和沒收資產
## 執行摘要 台灣行政院和中央銀行正在積極探索將**比特幣**(**BTC**)納入國家戰略儲備。這項倡議包括起草全面的法規以支持數字資產,並利用沒收的比特幣試點儲備持有。行政院長卓榮泰承諾在2025年底前進行詳細審計和儲備評估,而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則承諾在同一截止日期前提交一份關於該戰略的平衡報告。 ## 事件詳情 台灣政府正在推進將比特幣納入國家戰略儲備的計劃。這一戰略舉措旨在使台灣龐大的外匯儲備多元化,截至2025年9月,其總額為6029.4億美元。目前,這些儲備的90%以上以**美元**持有,導致匯率風險增加。該提案涉及利用沒收的數字資產作為庫存持有的試點。例如,台灣檢察官在2024年一起重大欺詐案中沒收了約1.46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這突顯了這些試點持有的潛在來源。 這項倡議由行政院長卓榮泰牽頭,他呼籲在2025年底前對一項比特幣儲備戰略進行全面審計和評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已確認承諾在同一時間範圍內提交一份關於該戰略的最新報告。 ## 市場影響 台灣的這一發展表明,主權實體將數字資產視為國家儲備的合法組成部分已成為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此舉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提升比特幣的合法性和採用率,並可能影響其他國家重新評估其儲備戰略。通過正式探索比特幣的作用,台灣正在不斷發展的全球金融格局中定位自己,數字資產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政府認可。 然而,台灣在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立法方面的監管延遲可能會影響其競爭力,尤其是在美國等司法管轄區推進自己的比特幣框架的情況下。將沒收的數字資產整合到國家儲備中,為政府將非法所得轉化為戰略資產樹立了先例,影響了全球範圍內沒收加密貨幣的處理方式。 ## 更廣泛的背景 台灣對**戰略性比特幣儲備**的探索與主要經濟體的行動相符。例如,截至2025年8月,美國估計持有近20萬枚比特幣,主要通過刑事扣押獲得。特朗普總統在2025年3月發布的行政命令概述了一項管理和擴大聯邦政府比特幣及其他指定加密貨幣持有量的戰略,強調從現有聯邦持有量中創建美國數字資產儲備,這些持有量來自非法活動,超過20萬枚比特幣。 截至2025年中期,全球各國政府共持有超過46萬枚比特幣,約佔總供應量的2.3%。值得注意的例子包括中國從PlusToken騙局中沒收的19萬枚比特幣,以及不丹報告持有的高達1.3萬枚比特幣。這些發展突顯了全球向將數字資產整合到國家經濟和安全政策的範式轉變,從不確定性轉向更結構化的監管環境,如美國立法(如**GENIUS**和**CLARITY法案**)所見,這些法案建立了穩定幣的聯邦監督並對去中心化代幣進行分類。

日本交易所集團考慮限制上市公司加密貨幣持有
## 執行摘要 日本交易所集團(JPX)正在積極研究新措施,以管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其大量加密貨幣持有作為資金管理策略的一部分。監管機構對潛在的治理和投資者保護風險表示擔憂,尤其是在幾家此類公司的股價大幅下跌之後。 ## 事件詳情 營運東京證券交易所的JPX正在探討更嚴格地應用旨在防止「後門上市」的現有規則,並可能需要對某些公司進行新的審計。儘管尚未敲定任何明確決定,但交易所一直在監控從風險或治理角度來看存在問題的公司,並明確側重於保護股東。自9月以來,三家日本上市公司已暫停其加密貨幣收購計劃。據報導,JPX曾建議這些公司,將購買加密貨幣作為核心業務策略可能導致其融資能力受到限制。 監管機構強調,雖然上市公司未被明確禁止持有加密貨幣,但將數位資產作為主要資金管理策略進行累積的趨勢帶來了獨特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加密資產固有的波動性,這可能使散戶投資者面臨意外損失,以及與公開交易實體的資本配置和風險管理相關的更廣泛的治理問題。 ## 市場影響 JPX收緊監管的潛在舉措可能會顯著影響考慮或目前持有大量加密貨幣儲備的日本上市公司的營運策略。此舉表明傳統金融監管機構對將波動性數位資產整合到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採取了更為謹慎的態度。它可能會限制尋求利用日本公開市場加密相關業務的增長軌跡,並可能影響該地區對企業加密貨幣投資的整體市場情緒。 日本的這種監管立場與圍繞加密資產監管的更廣泛全球對話形成對比,但也是其一部分。例如,日本金融服務廳(FSA)正在重新評估加密貨幣法規,目標是到2025年創建更利於投資者的環境,包括將加密貨幣利潤的潛在稅率從最高55%降至20%左右。這種國內重新分類可能,矛盾地,刺激投資,而交易所層面的規則同時抑制企業囤積。在全球範圍內,美國的GENIUS法案以及英國和香港針對穩定幣的新制度等監管框架,都強調了監管機構對數位資產日益增長但各異的參與。 ## 更廣闊的背景 JPX所考慮的行動反映了在全球數位資產領域促進創新與確保強有力的投資者保護和金融穩定之間持續存在的全球緊張關係。JPX對數位資產資金管理公司的擔憂與在其他市場中看到的類似辯論相呼應,例如MicroStrategy等公司因其大量的比特幣持有量而受到關注。雖然此類策略可以被視為大膽創新,但全球監管機構正日益審查其對公司治理、股東價值和系統性風險的影響。 對於日本而言,2024年加密交易量有所上升,部分得益於比特幣反彈,這些措施凸顯了分叉的監管方法:通過稅收改革使零售加密投資更具吸引力,同時對涉及高波動性資產的公司資金管理策略採取更嚴格的立場。這種謹慎的平衡旨在保護股市及其投資者的完整性,同時駕馭不斷變化的數位金融格局。

螞蟻集團考慮延長耀才證券收購截止日期以應對監管障礙
## 執行摘要 據報導,螞蟻集團正在考慮延長對香港耀才證券(一家穩定幣概念股)的收購期限,因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SFC) 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NDRC) 的監管批准尚未獲得,這影響了原定的2025年11月25日截止日期。 ## 事件詳情 螞蟻集團正在評估延長收購耀才證券(一家在香港被認定為穩定幣概念股的經紀公司)的潛在期限。完成此交易的初始截止日期為2025年11月25日。此次延遲主要歸因於待批的監管批准。雖然據報導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SFC) 已批准螞蟻集團收購一家香港本地經紀公司和一家穩定幣概念股票交易所,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NDRC) 的最終批准仍未獲得。這一監管瓶頸表明該交易可能無法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滿足所有交割條件。今年4月,螞蟻集團宣佈對耀才證券的股份進行要約收購,收購比例為50.55%。當時市場普遍認為螞蟻集團的戰略意圖是申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 ## 財務機制解析 此次收購涉及螞蟻集團對耀才證券50.55%股權的要約收購。該交易的財務機制目前取決於特定監管條件的滿足。缺乏完整的監管批准,特別是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NDRC) 的批准,表明這是影響交易時間表和最終完成的關鍵風險因素。這一監管批准過程是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影響著交易流程和交易財務完成的確定性。 ## 業務戰略與市場定位 螞蟻集團收購耀才證券的戰略舉動被廣泛解讀為旨在增強其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影響力,特別是通過在香港申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這一戰略與香港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不斷發展的立場相符。香港證監會 (SFC) 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VASP) 制度和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新的穩定幣條例(於2025年8月生效)強制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託管機構和穩定幣發行商獲得牌照。這些法規要求健全的反洗錢/了解你的客戶 (AML/KYC) 系統和強大的治理。此外,香港證監會於2025年11月3日發佈了一份通函,允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VATP) 與全球附屬機構整合訂單簿,以促進流動性。這種監管環境為螞蟻集團等實體收購持牌或可持牌平台進入市場創造了戰略激勵。這種情況與加密貨幣領域的其他併購活動(例如 Coinbase 取消收購 BVNK)形成對比,突顯了數字資產市場整合固有的複雜性和監管障礙。 ##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 螞蟻集團收購耀才證券的潛在延遲給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特別是對耀才證券的投資者和香港更廣泛的穩定幣生態系統而言。雖然香港證監會的批准標誌著當地監管機構邁出了積極一步,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NDRC) 持續的批准表明涉及數字資產的跨境金融交易存在跨司法管轄區的複雜性。此次收購的結果可能會影響投資者對香港穩定幣市場發展和Web3倡議更廣泛的企業採納趨勢的信心。香港的監管進步,例如允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VATP) 共享流動性,旨在將該城市與全球數字資產市場整合。一次成功且及時的收購將進一步強調該城市作為虛擬資產中心的承諾,而長期延遲可能預示著大型企業進入加密貨幣領域在應對複雜的監管格局方面持續面臨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