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花旗銀行的風險投資部門Citi Ventures已投資全球穩定幣基礎設施平台BVNK,標誌著向受監管數位資產支付邁出了重要一步。此舉符合花旗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的更廣泛戰略。
- Citi Ventures已對BVNK進行了一筆未公開的投資。BVNK是一家每年處理超過170億美元的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
- BVNK提供全球穩定幣支付渠道,作為傳統金融和加密生態系統之間的關鍵橋樑。
- 這項投資凸顯了花旗銀行對數位支付和潛在穩定幣發行的戰略重點,並得到了如GENIUS法案等不斷演進的監管框架的支持。
花旗銀行的風險投資部門Citi Ventures已投資全球穩定幣基礎設施平台BVNK,標誌著向受監管數位資產支付邁出了重要一步。此舉符合花旗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的更廣泛戰略。
花旗創投,花旗銀行的風險投資部門,已投資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BVNK。此舉標誌著該金融機構對受監管數位資產支付的戰略性推進,反映了傳統金融與新興穩定幣市場日益增長的融合。
BVNK作為一個全球穩定幣基礎設施平台運營,促進了法幣到加密貨幣的無縫轉換和國際支付渠道。該公司利用區塊鏈分佈式賬本技術(DLT)實現高效的跨境結算。其平台支持USDC和USDT等主要穩定幣在多個區塊鏈網絡上的運行,包括以太坊ERC20和波場TRC20。
2025年3月,BVNK推出了一個嵌入式錢包,統一了法幣和穩定幣,使企業能夠透過單一平台和API整合直接訪問區塊鏈和傳統的支付系統,例如SWIFT和ACH。此功能允許企業發送、接收、轉換和持有穩定幣和法幣資金,將BVNK定位為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金融的橋樑。實際應用包括實時跨境匯款、在線平台的安全合規加密存款處理,以及高效的全球薪資解決方案。
儘管花旗創投投資的具體財務條款尚未披露,但其與專注於支付現代化公司的戰略合作顯而易見。BVNK此前在B輪融資中獲得了5000萬美元,由Haun Ventures領投,Coinbase Ventures和Tiger Global參與,公司估值約為7.5億美元。BVNK已將其業務擴展到美國市場,並在佛羅里達州、阿拉巴馬州、亞利桑那州、特拉華州、密歇根州和新罕布什爾州等多個州獲得了運營許可。
花旗銀行的這項投資預計將加速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和商業中的主流採用。主要傳統金融機構如花旗銀行的更多參與,有望增強流動性,促進新的受監管數位資產產品的開發,並普遍增強數位資產生態系統內的機構信任。這一發展可能為更多銀行提供類似的加密服務和發行專有穩定幣鋪平道路,從而影響現有穩定幣提供商和傳統支付處理商的競爭格局。此舉還強化了Web3生態系統與成熟金融服務日益增長的融合。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闡述了該銀行對數位資產的戰略觀點,指出穩定幣代表著“支付、融資和流動性更廣泛數位化的下一步演進”。弗雷澤表示花旗銀行打算探索發行自己的穩定幣並提供加密資產託管服務。她概述的探索領域包括“穩定幣的儲備管理”、“建立現金和代幣的進出通道”、“參與代幣化存款領域”,以及提供“加密資產的託管解決方案”。弗雷澤強調了花旗穩定幣潛在的成本優勢,旨在消除在現金和穩定幣之間轉換時通常產生的高達7%的交易成本,這是花旗代幣服務(Citi Token Services)旨在提供的一項服務。BVNK首席執行官傑西·海姆森-斯特拉瑟斯評論了穩定幣的變革潛力,指出它們是“支付的基礎設施升級,隨時準備取代傳統系統”。
美國數位資產的監管格局經歷了重大發展。2025年7月頒布的GENIUS法案為穩定幣建立了統一的聯邦框架,對發行方施加了嚴格要求。該立法強制要求穩定幣儲備必須由現金或短期國庫券支持,並對大規模發行規定了每月披露和審計條款。監管權已移交給受保銀行和貨幣監理署,有效地監管了穩定幣。這種監管清晰度與穩定幣供應激增同時發生,推動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內的流動性。到2025年第三季度,穩定幣市值接近3000億美元,同季度轉賬額達到歷史新高15.6萬億美元,主要由自動化交易機器人推動。
這一趨勢並非花旗銀行獨有。其他主要美國銀行,如摩根大通,也擴大了其穩定幣計劃;摩根大通透過JPM Coin每天處理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並在Coinbase的Base區塊鏈上推出存款代幣JPMD。穩定幣的總市值在過去18個月中翻了一番,達到報告的2500億美元,每天促成200億至300億美元的鏈上支付交易。2024年,穩定幣支付佔全球24萬億美元穩定幣交易的5.2萬億美元,突顯了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日益增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