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對與Coinbase相關盜竊案綁定的四個EVM地址實施了「預防性凍結」,但此舉因事先警告、地址持有DAI而非USDC以及隨後的資金轉移而被包括調查員ZachXBT在內的加密社群廣泛批評為無效。
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對與Coinbase相關盜竊案綁定的四個EVM地址實施了「預防性凍結」,但此舉因事先警告、地址持有DAI而非USDC以及隨後的資金轉移而被包括調查員ZachXBT在內的加密社群廣泛批評為無效。
Circle對四個以太坊虛擬機(EVM)地址實施了預防性凍結,據報導這些地址與影響Coinbase用戶的盜竊案有關。然而,此舉迅速招致加密社群的批評,特別是鏈上調查員ZachXBT,他認為凍結效果甚微。涉事地址主要持有DAI而非Circle的USDC穩定幣,且據稱作案者事先得到通知,得以迅速轉移和轉換資金。這一事件加劇了關於中心化穩定幣發行方干預有效性及其對Web3生態系統安全和去中心化原則更廣泛影響的討論。
鏈上調查員ZachXBT報告稱,Circle啟動了對四個EVM地址的「預防性凍結」。這些地址被認定持有來自影響Coinbase用戶的盜竊案資金,其中一名駭客據稱透過購買ETH獲利。加密社群在ZachXBT的帶領下,公開批評Circle的措施,稱其為「最無用的凍結」之一。對此評估的主要原因包括:據稱駭客事先收到警告,目標地址包含DAI(一種不同的穩定幣)而非USDC,以及駭客可以相對輕鬆地轉移DAI並將其轉換為其他資產。區塊鏈分析公司Bitrace和MistTrack為此事件提供了情報和追蹤工作。報告指出,一個與3億美元Coinbase駭客事件相關的錢包在ETH交易接近兩週高點時,仍以平均4,756美元的價格,使用DAI購買了3,976枚以太坊,價值1,890萬美元。這個駭客錢包還累積了Solana,並在此前購買過ETH,顯示出儘管市場波動,仍偏愛大市值山寨幣。
此次事件的財務機制凸顯了穩定幣生態系統響應能力關鍵的脆弱性。儘管Circle採取了凍結地址的行動,但最初的無效性源於目標錢包持有DAI而非USDC。隨後,一名與Coinbase漏洞利用相關的駭客再次活躍起來,將大約500萬美元的DAI兌換成USDC。據報導,這些被盜資金在USDC地址中停留了超過35分鐘,然後透過Circle的官方跨鏈傳輸協議(CCTP)轉移到其他鏈。儘管存在這個閒置窗口,Circle的合規協議未能凍結這些資金,導致其成功被提取。ZachXBT特別指出Circle的響應遲緩,並表示在過去類似的事件中,Circle比其他穩定幣發行方晚了4.5個月才凍結資金。這種緩慢的響應,加上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中明顯缺乏專門的快速事件響應團隊,與其他主要穩定幣發行方的能力形成了對比。例如,Tether(USDt的發行方)已與執法部門合作,主動凍結了超過25億美元與非法活動相關的USDt,涉及超過2,090個錢包。Tether首席執行官Paolo Ardoino公開強調公司致力於透過其追蹤交易和凍結非法資金的能力來打擊金融犯罪。
此次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中關於安全、合規與去中心化基本原則之間平衡的重大持續辯論。Circle試圖凍結資金,但隨後未能阻止轉換後的資金移動,這加劇了人們對穩定幣發行方所 wield 的中心化控制程度的擔憂。這一事件引發了關於此類實體如何有效應對複雜的攻擊和盜竊(尤其是在資金迅速轉換或跨不同協議移動時)的問題。對於Circle而言,該公司曾表示有興趣引入「可逆交易」以打擊欺詐,但其當前凍結機制感知上的無效性對其作為安全合規穩定幣提供商的戰略定位構成了挑戰。此事件可能會影響投資者情緒,可能導致對穩定幣發行方的安全和響應能力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與Tether更積極且通常更成功的凍結行動的比較,突顯了不同的方法,並提高了行業標準預期。
此次事件是一個更廣泛趨勢的一部分,即像Circle和Tether這樣的中心化穩定幣發行方凍結資產的權力在Web3社區中持續引發爭論。儘管此類行動通常是為了應對非法活動並與執法部門合作採取的,但它們也引發了關於金融主權以及穩定幣在中心化控制方面可能與央行數字貨幣(CBDC)相似的基本問題。批評者認為,如果穩定幣發行方經常與當局合作凍結資金,這可能會削弱核心加密貨幣的審查抵抗和去中心化價值,而這些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等資產的基石。此次事件提醒人們,雖然穩定幣在加密生態系統中提供穩定性和實用性,但其中心化治理結構引入了一個控制層,這與真正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的不可變和無需許可的性質形成對比。這種緊張關係繼續推動圍繞穩定幣監管框架以及對更具審查抵抗力的替代方案的持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