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受美國和香港穩定幣監管重大進展的影響,中國大陸2021年實施的加密貨幣禁令在2025年顯示出軟化跡象,促使其對數字資產採取戰略性的雙軌方法。
- 中國立場轉變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可能重新考慮其加密貨幣禁令,香港成為關鍵的監管觀察點。
- 全球監管框架 - 美國GENIUS法案和香港穩定幣條例建立了全面的穩定幣監管體系,重塑了25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
- 地緣政治數字貨幣競賽 - 中國積極推廣其數字人民幣(e-CNY)以挑戰美元主導地位,而美國則利用穩定幣支持來鞏固美元的儲備地位。
受美國和香港穩定幣監管重大進展的影響,中國大陸2021年實施的加密貨幣禁令在2025年顯示出軟化跡象,促使其對數字資產採取戰略性的雙軌方法。
中國大陸於2021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但在2025年顯示出潛在政策重新評估的新跡象。這一轉變尤其受到香港積極建立為受監管的Web3中心以及美國頒布GENIUS法案的影響。包括紅棗科技首席執行官何一帆在內的評論員認為,中國撤銷禁令的可能性已從兩年前的零增加到超過50%,這歸因於香港在全球加密生態系統中連接中國的戰略作用。
2025年7月,美國通過簽署GENIUS法案正式確立了其數字資產方針。該立法為穩定幣建立了全面的監管框架,通過要求100%儲備支持流動資產(如美元或短期國庫券)來優先保護消費者。它強制每月公開披露儲備構成,並禁止誤導性地聲稱政府支持或聯邦保險。GENIUS法案明確將穩定幣發行人置於銀行保密法之下,強制執行嚴格的反洗錢(AML)和制裁合規計劃,從而鞏固美元的主導地位,並吸引對美國數字資產領域的投資。
與此同時,香港憑藉於2025年8月1日生效的穩定幣條例(第656章),鞏固了其作為數字資產中心的地位。該條例在2024年3月推出的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基礎上,為法定貨幣掛鉤穩定幣(FRS)建立了全面的許可制度。該沙盒項目吸引了京東鏈科香港有限公司、RD InnoTech有限公司以及包括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在內的財團等參與者。這一監管框架旨在促進創新同時確保合規,將香港定位為北京觀察數字資產整合的戰略觀察點。
中國繼續戰略性地推進其數字人民幣(e-CNY),將其作為一種地緣政治工具,以增強貨幣主權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2025年9月在上海設立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凸顯了這一目標,旨在建設跨境區塊鏈基礎設施。2025年數據顯示,中國跨境人民幣交易額達到總交易量的54.3%,即7250億美元,這得益於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和mBridge項目等舉措的支持,mBridge項目可實現10秒以內結算,並顯著降低成本。**中國人民銀行(PBOC)**行長潘功勝強調了數字人民幣與去中心化穩定幣競爭的潛力,截至2025年,累計交易額達到7.3萬億美元,錢包數量達到1.8億個。
除了這一不斷變化的格局,北京還正式確定了通過利用香港持牌交易所清算被扣押加密貨幣的流程。這一安排允許中國當局出售大量數字資產,包括從刑事案件中沒收的約194,000枚比特幣和833,000枚以太坊,所得收益將兌換成人民幣並存入政府賬戶。這標誌著一項重大進展,因為此前當局缺乏將扣押加密貨幣轉換為傳統貨幣的正式機制。
這些趨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市場影響,促進了美國和香港受監管加密市場內部機構清晰度的提高。結構化的監管環境預計將吸引更多的機構興趣,可能導致中國大陸本身對加密政策的逐步重新評估。全球穩定幣市場(超過2500億美元)正在被這些對比鮮明但具有影響力的監管框架重塑。
美國GENIUS法案通過強制要求1:1的美國國債儲備支持,旨在推動對美國債務的需求,從而鞏固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這種方法主要吸引大型機構參與者,但由於嚴格的合規要求和對付息穩定幣的禁令,可能會限制去中心化金融(DeFi)創新和零售採用。然而,該立法創造了一個反饋循環,即穩定幣採用的增長增加了全球對美元和國債的需求,從而鞏固了美國的金融霸權。
相比之下,香港的穩定幣條例旨在平衡合規與創新。雖然它具有2500萬港元的易於獲取的資本門檻,但合規成本和嚴格的許可標準,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計劃在2025年發放「個位數」牌照,有利於資本充足的企業。該條例提供了發行與各種貨幣(包括港元、美元或離岸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的靈活性,從而增強了香港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力。這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BRI)**相符,促進跨境交易並為貿易和匯款提供受監管的穩定幣。
中國不斷變化的立場反映出一種複雜而雙軌的戰略:積極推廣國家控制的數字人民幣(e-CNY)以實現國內和地緣政治目標,同時利用香港作為準監管沙盒進行更廣泛的加密參與。這種戰略定位發生在全球趨勢之中,包括新加坡、巴林、韓國、日本和阿聯酋在內的各國都在發展自己的主權穩定幣制度,這表明了一場定義數字貨幣未來的全球競賽。
美國和香港之間截然不同的監管理念說明了治理數字資產的不同方法。美國強調鞏固其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和貨幣主導地位,而香港則旨在建立一個更靈活、更利於創新的環境,以成為區域Web3中心。這種動態為法定貨幣和數字貨幣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奠定了基礎,伴隨著中國去美元化努力持續挑戰美元霸權的重大地緣政治考量。儘管中國大陸官方禁止,但現有法律先例表明中國法院承認並保護比特幣所有權,這表明官方政策表面之下存在細微的國內環境。數字資產政策的全球重新調整突顯了監管清晰度和戰略創新在國際金融格局中日益增長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