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維塔利克·布特林和HashKey集團CEO肖風在TOKEN2049全球鏈上資產峰會上發表演講,強調了低風險DeFi的成熟以及零知識身份(ZKID)的變革潛力。
- DeFi安全性: 損失顯著減少,表明其成熟度提高,為穩定回報提供了可行性。
- ZKID潛力: 透過允許私人身份驗證,有望實現新型融資模式,例如抵押不足的貸款。
- 未來金融: AI、加密貨幣和ZKID的融合可能帶來新的金融範式,有可能顛覆傳統風險投資。
維塔利克·布特林和HashKey集團CEO肖風在TOKEN2049全球鏈上資產峰會上發表演講,強調了低風險DeFi的成熟以及零知識身份(ZKID)的變革潛力。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和HashKey集團首席執行官肖風在新加坡TOKEN2049全球鏈上資產峰會上發表講話,強調了低風險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進展以及零知識身份(ZKID)的新興作用。此次討論強調了DeFi相關損失的顯著減少以及ZKID在Web3生態系統中培育創新融資結構的潛力。
在TOKEN2049上,布特林和肖風詳細闡述了DeFi的進步,特別是其向降低風險方向的演變。他們指出,與黑客攻擊相關的損失顯著減少,從2019年鎖定總價值(TVL)的5%驟降至目前的0.02%,這使得DeFi成為穩定回報的可行途徑。2025年的數據顯示,DeFi損失降至約11億美元,部分原因是協議層防禦的加強。2025年,經過審計的協議遭受的黑客攻擊減少了94%,這凸顯了第三方代碼審查的有效性。用戶信任度正在提高,平均用戶存款達到2,800美元,全球DeFi借貸用戶在2025年超過780萬,同比增長26%。
討論還集中於將ZKID視為一種變革性創新。布特林和肖風提出,ZKID可以透過在不洩露敏感個人數據的情況下實現身份證明,從而促進新的融資模式,例如抵押不足的貸款。布特林進一步強調了區塊鏈中B2B和B2C應用之間界限的模糊性,以及即使在部分中心化的Layer 2解決方案中,去中心化保證的必要性。
擬議的ZKID模型利用零知識證明,允許個人驗證其身份的特定屬性,而無需披露底層個人信息。這種機制可以透過允許用戶證明司法管轄或監管要求,而無需向每個平台提交完整文檔,從而實現在DeFi中的符合KYC的入職。這項技術進步在遵守合規標準的同時支持隱私,有可能催生新的金融工具,例如可以透過私人方式證明信用度的抵押不足貸款。Web3中ZK憑證的示例包括對代幣門控社區的門控訪問、保護隱私的DAO投票以及在不洩露用戶身份的情況下驗證資格的公平空投。
低風險DeFi的成熟也得到了增強安全框架的支持,這些框架整合了形式化驗證和自動化審計,以提高智能合約的彈性。其中包括AI增強形式化驗證、概率驗證和實時鏈上監控,這些共同降低了利用風險並增強了開發人員的信心。
AI、加密貨幣和ZKID的融合被視為「新金融革命」的催化劑,可能創造傳統風險投資的替代方案。這一戰略與Web3中去中心化身份系統日益受到關注的趨勢相符,旨在取代傳統的身份系統。World ID等項目以及台灣和歐盟的政府舉措正在採用ZK封裝的數字ID解決方案,以保護隱私同時實現驗證。2025年,**去中心化身份(DID)**正在作為一種合規工具進行測試,該工具在尊重用戶隱私的同時滿足法律要求。
從戰略角度來看,對強大的Layer 2解決方案和改進安全性的強調,與以太坊關於擴展性、簡易性、隱私性和互操作性的路線圖相一致,正如維塔利克·布特林所概述的那樣。他承諾從2025年開始僅認可階段1+的Layer 2項目,這反映了對更大去中心化和加密信任的推動,預示著一個安全性和可驗證去中心化至關重要的成熟生態系統。
TOKEN2049的見解表明,Web3生態系統正在轉向更安全、更注重隱私的方向。短期影響包括投資者對專注於低風險DeFi策略和ZKID解決方案的項目的興趣增加。從長遠來看,ZKID的廣泛採用可以從根本上重塑個人和項目獲取資本的方式,有可能使金融民主化,並創造超越傳統風險投資的新融資機制。
圍繞區塊鏈隱私的監管審查,特別是關於去中心化身份系統和鏈上憑證的審查正在增加。立法者正在關注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內法律責任的定義。然而,基於ZK的KYC和隱私增強工具的開發被視為應對這些挑戰的一種方式,在隱私和透明度之間取得平衡,並可能影響歐盟、美國和英國等地區的加密政策趨勢。DID作為合規工具的出現,例如埃塞俄比亞的FaydaPass,進一步說明了其在滿足法律要求同時尊重用戶隱私方面日益增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