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os協議透過將永續合約資金費率代幣化為收益單位(YU),推出了一個鏈上衍生品市場,實現了這些費率的直接交易和對沖,並在去中心化金融中開闢了風險管理的新途徑。

執行摘要

Boros 協議已經啟動了一個鏈上衍生品市場,將永續合約資金費率代幣化為收益單位(YU)。這項創新使得資金費率波動的直接交易和對沖成為可能,為風險管理提供了新工具,特別適用於像 Ethena 採用的Delta中性策略。

事件詳情

Boros 已經建立了一個鏈上衍生品市場,將來自中心化交易所(如 BinanceHyperliquid)的永續合約資金費率轉換為可交易的收益單位(YU)。這種機制允許使用者直接投機或對沖資金費率的波動,而無需持有基礎資產,這與傳統的利率掉期(IRS)有相似之處。其核心創新在於將以前不可交易的資金費率變成了一種直接的金融工具。Boros協議內的盈利能力由市場預期費率(即隱含年化收益率(Implied APR))與實際實現費率(即基礎年化收益率(Underlying APR))之間的利差決定。如果基礎年化收益率超過隱含年化收益率,則YU多頭頭寸盈利;反之,如果基礎年化收益率低於隱含年化收益率,則空頭頭寸盈利。該系統在現有永續市場之上建立了一個新的金融活動層,將市場情緒和槓桿需求轉化為可交易資產。

解構金融機制

**收益單位(YU)**是 Boros 中的基本交易工具,代表從名義本金單位(例如1 BTC或1 ETH)到合約到期所產生的總資金費率收入。該協議透過完全鏈上的公開訂單簿運作,促進點對點交易的透明度。來自源交易所的即時資金費率數據透過預言機導入,這些預言機作為結算的外部錨點,通常每8小時一次,與交易所週期保持一致。Boros 支援槓桿交易,最初上限為1.2倍,但設計用於更高的槓桿,並具有資本效率高的保證金系統。保證金要求是根據利率支付的潛在波動性而不是標的頭寸的全部名義敞口計算的,從而提高了資本效率。‘標記費率’(Mark Rate)是來自鏈上訂單簿交易的時間加權平均價格(TWAP),用於保證金檢查,以防止短期價格操縱。如果帳戶的保證金低於維持水平,就會發生清算以防止壞帳。

分析商業策略與市場定位

Boros有效地在現有永續合約市場之上建立了一個“元遊戲”,使交易者能夠推測或對沖其他交易者的行為和情緒。這涉及押注 Binance 等交易所多頭和空頭頭寸之間的不平衡。該協議的設計類似於 Pendle V2收益代幣(YT),代表代幣化的未來收益流,儘管 Boros 缺乏相應的本金代幣(PT),使其成為純粹的方向性收益交易工具。對於像 Ethena 這樣透過現貨 ETH/BTC 持有量和等值的永續掉期空頭頭寸為其 USDe 穩定幣產生收入的協議,Boros 提供了一個關鍵的對沖工具。透過做空 YUEthena 可以將其波動的浮動基礎年化收益率收入轉換為可預測的固定隱含年化收益率,從而減輕金庫風險並增強營運穩定性。這種能力對於從事現貨-期貨套利或基差交易的實體(包括礦工、質押者和套利基金)而言意義重大,使他們能夠鎖定成本或收益。

評估更廣泛的市場影響

Boros 的引入有可能透過提供直接、資本效率高的工具來交易資金費率風險,從而使 DeFi 衍生品市場趨於成熟。它對市場波動性的影響是雙重的:它既可以透過提供對沖機制來穩定極端的資金費率波動,也可能隨著流動性的增長而放大羊群效應。該協議對來自中心化交易所的外部資金費率數據的預言機的依賴代表了一個中心化點和潛在的操縱途徑,儘管透過特定的風險參數有所緩解。儘管如此,透過使每日數百億美元的永續掉期市場資金費率可交易,Boros 為投機和風險管理開闢了一個新市場,促進了一個更複雜和互聯的 Web3 金融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