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摘要

Bitget 已推出 25 種美國股票 USDT 保證金永續合約以及特斯拉、輝達和 Circle 的真實世界資產 (RWA) 指數永續合約,顯著擴大了加密衍生品交易到傳統股票領域。這一戰略舉措拓寬了加密交易者的資產可訪問性,旨在透過模糊傳統和數位資產市場之間的界限來增加 Bitget 的市場份額和交易量。

事件詳情

Bitget 推出了兩項旨在整合加密和傳統金融市場的不同產品。該平台現在提供針對包括 蘋果特斯拉亞馬遜輝達 在內的主要美國股票的 25 種 USDT 保證金永續合約。這些合約具有 1 倍至 25 倍 的彈性槓桿範圍,並支持 5x24 小時交易,為傳統經紀服務提供了替代方案。交易操作與傳統市場假期保持一致,在此期間這些合約將暫停。

此外,Bitget 於 2025 年 8 月 20 日正式推出了其 RWA 指數永續合約。該產品透過專門與 特斯拉輝達Circle 表現掛鉤的合約,提供對真實世界資產定價的持續敞口。這一創新是加密衍生品交易直接反映代幣化股票動態的關鍵機制,標誌著連接傳統和數位資產類別的關鍵一步。

解構金融機制

RWA 指數永續合約採用複雜的複合指數模型來建立定價。對於 特斯拉 RWA 合約,定價資料聚合自包括 xStocks 在內的等多個代幣化股票來源,從而降低了對單一價格饋送的依賴,並確保了穩健的估值。同樣,輝達 RWA 合約 匯集了來自各種發行方的代幣化 NVDA 資產,以保持平衡定價,其運作方式類似於現有加密永續合約,在活躍交易時段內按小時結算。

針對 CircleCRCL/USDT RWA 合約 也採用了這種複合指數策略,從不同的 RWA 代幣來源獲取價格資料,以增強參考和穩定性。這些 RWA 合約完全整合到 Bitget 的衍生品框架中,支持與其其他產品相同的保證金和槓桿設置。該交易所維持 5 天交易週期,按小時結算。在傳統市場休市期間,價格保持不變,但交易者保留調整保證金或取消訂單的功能。Bitget 強制執行嚴格的清算規則,與其加密衍生品保持一致,以管理交易風險。

商業策略與市場定位

Bitget 擴展到美國股票永續合約和 RWA 指數期貨符合其擴大衍生品市場份額和吸引機構資本的更廣泛戰略。該平台的戰略舉措顯著推動了其增長,到 2025 年年中,月度衍生品交易量平均達到 7500 億美元,其中衍生品佔其總活動的 90%。從 2023 年 11 月到 2025 年 6 月,Bitget 累積衍生品交易量達到 11.5 萬億美元,鞏固了其在全球前四大交易所中的地位。

這一增長主要由機構參與推動,機構參與在 2025 年上半年貢獻了 50% 的衍生品交易量80% 的現貨交易量。Bitget 已開發出機構級基礎設施,包括統一保證金系統、機構借貸計畫和流動性激勵計畫。該平台的原生代幣 BGB 在今年迄今增長了 860%,使其成為 Bitget 上第三大交易資產。該平台的高流動性,透過其在聚合 ETHSOL 現貨深度方面的領先排名所證明,增強了其對需要可靠交易環境的機構參與者的吸引力。這一策略反映了 MicroStrategy 等實體的做法,這些實體已成功將傳統金融資產與數位資產策略相結合。Bitget 在 薩爾瓦多喬治亞 獲得監管許可進一步突顯了其對合規性和全球市場擴張的承諾。

市場影響

Bitget 推出美國股票永續合約和 RWA 指數合約具有重大的市場影響。它加速了傳統金融 (TradFi) 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融合,推動加密市場走向“始終在線”的全球經濟模型。這一發展預計將增加對 USDT 等穩定幣作為抵押品的需求。它還可能激勵其他加密交易所提供類似的傳統金融產品,從而加劇競爭並加速這些不同市場的整合。

雖然這些新產品為加密參與者提供了多元化、對沖和投機交易機會的途徑,但它們同時也將與傳統股票市場波動相關的新的風險因素引入加密生態系統。Bitget 業績指標所表明的機構參與度明顯增加,表明加密衍生品作為一個公認的資產類別正在走向成熟。這一趨勢與美國正在進行的監管對話一致,SECCFTC 等實體正在調查 24/7 資本市場 和永續期貨合約的框架,預期傳統和數位資產市場將協同運作的未來狀態。

更廣泛的背景

Bitget 最近的產品發布表明了行業向將真實世界資產 (RWA) 整合到區塊鏈生態系統以及將加密衍生品擴展到傳統金融工具的更廣泛運動。全球監管機構正在逐步為數位資產建立更明確的框架。SEC 對數位資產 ETF 的不斷演變立場,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的批准為例,為未來的創新(包括質押 ETF)樹立了先例。這種監管演變,加上 tZERO 申請 CFTCDCODCM 許可證以連接傳統衍生品和數位資產等舉措,標誌著向合規、整合的金融市場的戰略轉變。Bitget 等平台的擴展生動地說明了區塊鏈技術如何被用於構建更高效、更可訪問的資本市場,透過實現可編程和可自定義的金融工具,為一些分析師所稱的“資本主義 2.0”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