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宣佈了一項政策,利用區塊鏈建設超過33,000 Petaflops的計算基礎設施,這標誌著政府對Web3和人工智能發展的強力支持。
執行摘要
北京已正式制定政策措施,以支持其未來產業,特別是將區塊鏈應用整合到其計算基礎設施中。該倡議旨在增強該市累積算力,目前已超過33,000 Petaflops,並透過Web3和**人工智能(AI)**創新,為數字經濟增長建立一個強大的框架。
事件詳情
4月29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與其他幾個核心政府部門共同發布了一項行動計劃,旨在促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該倡議側重於利用區塊鏈支持和優化計算基礎設施的建設。該市目前的計算能力據報告已超過33,000 Petaflops。關鍵政策將激勵和獎勵數據元素的註冊、交易、財務報表整合和開放獲取。北京數據交易所已將AI數據集交易確定為其最大的業務板塊,凸顯了數據在這次數位化轉型中的戰略重要性。全面的**《北京區塊鏈創新應用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概述了未來三年區塊鏈技術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融合的藍圖,旨在將北京打造成全球區塊鏈創新的領導者。
戰略要務與投資
中國對區塊鏈技術的態度是「雙軌制政策」,即擁抱底層技術,同時嚴格監管加密貨幣投機。這項計畫將區塊鏈提升為「工業數位化和重要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基礎技術」。它被視為「工業數位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具有「增強數據信任和優化流程效率」的巨大潛力。此前,中國在2023年發布了**《Web3創新發展白皮書》,承諾到2024年每年至少投入1億元人民幣支持Web3技術創新。當前的北京行動計畫是這項國家戰略的直接延續和深化。該計畫強調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專用區塊鏈晶片的研發、先進的隱私保護功能、跨鏈互操作性和分布式網路。到2027年**,該專案旨在實現Petabyte級的可信節點存儲、大規模區塊鏈互操作性以及億級用戶規模的可信身份系統,同時部署至少20個區塊鏈用例。
基礎設施和經濟融合
將北京打造成為全球區塊鏈技術創新基準城市和數字經濟發展領導者的雄心是這項倡議的核心目標。合作是關鍵組成部分,例如數碼港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BJIDEX)於2023年11月簽署的諒解備忘錄(MoU)。這項諒解備忘錄旨在共同建設高價值數據基礎設施,加速數據流動,並支持前沿技術。這一戰略與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DePIN)的新興概念相符,該概念將Web3原則應用於現實世界基礎設施,通過代幣獎勵激勵計算能力、能源和存儲的貢獻。這種模式促進了更分佈式和彈性化的基礎設施,呼應了北京在分散和增強其計算能力方面的努力。
更廣泛的市場影響
北京的這一協同努力預計將對更廣泛的Web3生態系統、AI發展和全球數據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透過大力投資基礎區塊鏈基礎設施,並將該技術定位為其數位化轉型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國正在取得系統性進展,正如一些國際觀察家所指出的,這可能使其「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力」。這種對區塊鏈支持的計算基礎設施的戰略推動可能使北京成為一個領先的中心,影響國家政策,並促進與Web3、AI和數據經濟相關的進步。儘管明確排除了加密貨幣投機,但該政策隱晦地表明了對「數字資產」應用的潛在探索,吸引了市場關注。在全球範圍內,也觀察到類似的趨勢;例如,美國政府正在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區塊鏈上發布GDP數據,以提高透明度,這表明機構對區塊鏈的實用性超越傳統金融工具的更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