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
巴拉吉·斯里尼瓦桑的網路學校在馬來西亞森林城啟動了一個實驗性的Web3社群,為數位遊民和Web3人才提供了「社會即服務」模式。該倡議旨在測試區塊鏈治理並促進在專屬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環境中的創新。
- 由巴拉吉·斯里尼瓦桑創立的網路學校在馬來西亞森林城運營一個實驗性的Web3社群。
- 該專案每月向參與者收取1,500美元,用於共享住宿、膳食和共同工作空間的使用,旨在建立「創業社會」。
- 該倡議測試區塊鏈治理模型,旨在培養Web3人才,並計畫建立一個永久性校區以容納數千人。
巴拉吉·斯里尼瓦桑的網路學校在馬來西亞森林城啟動了一個實驗性的Web3社群,為數位遊民和Web3人才提供了「社會即服務」模式。該倡議旨在測試區塊鏈治理並促進在專屬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環境中的創新。
巴拉吉·斯里尼瓦桑,前Coinbase Inc.首席技術官,也是科技界的知名人物,在馬來西亞森林城內啟動了網路學校,這是一個實驗性的Web3社群。該倡議自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了試點批次,並於2025年3月擴展到第二版,它作為一個「社會即服務」模型,旨在吸引Web3「暗人才」和數位遊民。該專案每月向參與者收取1,500美元,用於共享住宿、膳食和配備高速Wi-Fi的24/7共同工作設施。
網路學校是斯里尼瓦桑在其2022年著作中詳細闡述的「網路國家」概念的體現,該概念設想了基於網路的社群,它們 확보 實體位置並最終獲得外交承認。課程側重於實際編碼課程、關於去中心化治理的意識形態研討會、加密貨幣採用、長壽科學和數位主權概念。客座演講者包括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Polychain Capital創始人奧拉夫·卡爾森-威以及Coinbase的以太坊Layer-2網路Base的創建者傑西·波拉克等人物。2024年第四季度的首批學員收到了4,000多份申請,競爭128個可用名額,顯示出巨大的需求。2025年3月推出的第二版擴展到256名成員,並計畫在當前地點附近建設一個永久性校區,以容納全球數千人。
網路學校的財務模型基於其每月1,500美元的會員費,該費用涵蓋住宿、食物、健身房使用和共同工作設施。這種「社會即服務」方法利用了地理套利,利用森林城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同時受益於其靠近新加坡等成熟金融中心的優勢。社群內的經濟活動主要由加密貨幣支撐,加密貨幣也支持居民身份、記錄保存、投票機制和眾籌工作。包括投票選舉「部長」和國家數位貨幣在內的底層基礎設施均建立在Polkadot區塊鏈上。
該專案強調「賺取」部分,鼓勵學生參與開源專案並為加密行業的客戶完成微任務,從而獲得實踐經驗和基於加密貨幣的收入。這種實踐方法旨在在快速發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提供真實世界的經驗,超越理論知識。
網路學校將自己定位為「技術樂觀主義者的前沿社群」,旨在建立和引導其他「創業社會」。這一戰略與傳統的國家領土模式和傳統教育系統形成鮮明對比,它通過共同的技術信念和價值觀而非歷史邊界來定義社群。該倡議的目標人群是尋求「在建設創業社會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個人,吸引遠程工作者、數位遊民、線上創作者和技術專家。像Solana Superteam這樣的專案,一個擁有超過100萬美元「社群GDP」的全球網路,說明了此類社群內去中心化人才中心和Web3驅動的經濟發展的潛力。
網路學校在區塊鏈治理和去中心化社群建設方面的實驗對Web3生態系統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如果成功,它可能會為人才孵化和協作創新建立新的範式,影響未來Web3專案和組織的結構和發展。對加密貨幣在經濟活動和治理模型中的關注可以作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和數位主權中更廣泛的企業採用趨勢的試驗場。馬來西亞正在進行的發展,包括馬來西亞區塊鏈周等活動以及BlockOffice等當地公司收購Web3行銷機構,表明該地區對Web3基礎設施和社群建設的興趣日益增長。此類雄心勃勃的實體Web3專案的成功或失敗無疑將塑造投資者情緒和全球去中心化社群發展的戰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