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面臨150億美元誹謗索賠
2025年9月16日,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對紐約時報公司及其圖書出版商企鵝蘭登書屋有限責任公司提起了一項高達150億美元的誹謗訴訟。這項法律行動指控其存在「長達數十年的」惡意誹謗行為,川普聲稱這嚴重損害了他的個人品牌和商業利益。宣布此消息後,紐約時報公司(NYT)的股價在消息發布後的交易時段中適度下跌,跌幅介於1.5%至2.4%之間。
詳細指控與被告
訴訟稱,《紐約時報》透過2024年出版的、由時報記者蘇珊娜·克雷格(Susanne Craig)和拉斯·比特納(Russ Buettner)撰寫的書籍《幸運的失敗者:唐納德·川普如何揮霍父親的財富並製造成功幻象》("Lucky Loser: How Donald Trump Squandered His Father's Fortune and Created the Illusion of Success"),以及在2024年大選前發表的三篇相關文章,進行了「蓄意和惡意誹謗」。川普聲稱這些出版物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並損害了他的品牌,他認為該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法律文件中還指責該報充當民主黨的「喉舌」,並強調其在2024年大選中對卡瑪拉·哈里斯的認可。
《紐約時報》和企鵝蘭登書屋均對這些指控提出了強烈反駁。《泰晤士報》的一位發言人表示:
「這缺乏任何合法的法律依據,相反,這是一種試圖扼殺和阻礙獨立報導的行為。《紐約時報》不會被恐嚇戰術所嚇倒。」
企鵝蘭登書屋也駁回了該訴訟,稱其毫無根據,並重申了對該書及其作者的支持。
市場反應和財務背景
NYT股價的初步下跌雖然引人注目,但發生在公司整體表現穩定的背景下。在訴訟宣布之前,該股在過去一年中僅出現了六次超過5%的波動,並且年初至今上漲了10%。紐約時報公司目前的市值約為82億美元至96.5億美元,這使得150億美元的索賠額遠超公司的總估值。這項鉅額索賠為這家媒體集團帶來了法律和財務上的不確定性,促使投資者採取謹慎反應。
更廣泛的法律先例和行業影響
法律專家普遍認為,美國法律對唐納德·川普等公眾人物在誹謗案件中勝訴設置了很高的門檻。具體而言,1964年里程碑式的最高法院案件《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案》(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確立的「實際惡意」標準,要求原告證明誹謗性言論是在明知其虛假或罔顧事實的情況下發表的。這一法律原則使得此類案件極難勝訴。
媒體行業最近處理了其他備受矚目的誹謗訴訟。福克斯新聞於2023年與多米尼昂投票系統公司達成7.875億美元的和解,而新聞極限(Newsmax)於2024年與多米尼昂達成了6700萬美元的和解。這些案例突顯了可能出現的巨額財務責任,儘管福克斯公司在吸收其賠付款方面表現出財務彈性,這主要得益於其穩健的收入和現金儲備。相比之下,新聞極限較小的和解金額則使其現金流緊張。唐納德·川普有對媒體機構提起法律訴訟的歷史,包括過去與派拉蒙環球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華特迪士尼公司(美國廣播公司,該公司向川普未來的基金會支付了1500萬美元)的和解。
針對**《紐約時報》**的這起持續訴訟,是媒體公司面臨的「動盪法律環境」的縮影。此類備受矚目的訴訟可能導致法律成本增加、保險費潛在上漲以及聲譽受損。業內擔心這些行動可能會對積極的調查性報導產生「寒蟬效應」,因為媒體機構可能會優先考慮法律防禦。機構投資者正日益透過政治訴訟風險的視角審視媒體股票,這導致了該行業的高度波動性,並促使人們重新評估其長期增長潛力。
專家分析與未來展望
普遍的法律觀點認為,川普的訴訟面臨巨大障礙,因為針對公眾人物的誹謗指控需要滿足嚴格的證明要求。然而,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索賠的巨大規模和法律程序本身無疑將使**《紐約時報》承擔鉅額辯護費用。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媒體公司,已被觀察到正在加強其法律團隊並擴大事實核查部門,以作為對這一不斷演變的環境的戰略回應,從而轉移了原本可能用於創新和受眾增長的資源。
此案突顯了一個持續的趨勢,即政治性訴訟作為影響媒體部門股票估值和投資者情緒的重要因素。這起訴訟的結果,儘管可能不太可能導致全額150億美元的賠償,但將受到密切關注,因為它可能為新聞自由、企業風險管理以及媒體實體在日益充滿訴訟的環境中面臨的財務影響設定進一步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