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com (MNDY) 正在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航行,其特点是相互冲突的信号:普遍看涨的平均经纪商建议 (ABR) 与盈利估计的显著负面趋势并存。尽管该公司报告了超出分析师预期的强劲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但这种分歧导致 Zacks 给出了“强烈卖出”评级。该股经历了相当大的波动,在财报发布后大幅下跌,原因是保守的远期指引、增长率放缓以及对软件行业中 AI 颠覆的广泛市场担忧。
Monday.com (MNDY) 面临冲突信号,盈利预期下降
Monday.com (MNDY) 正在经历市场认知的显著分歧,这家协作工作管理平台尽管从经纪公司获得了普遍看涨的情绪,但其盈利前景却面临显著下滑。该股目前持有来自25家公司的平均经纪商推荐 (ABR) 1.40,介于“强烈买入”和“买入”评级之间。这种看涨立场与过去一个月其当前年度盈利的Zacks 共识估计下降 30.1% 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导致 Zacks 排名 #5 (强烈卖出)。
第二季度表现出色,但被前瞻性指引所掩盖
Monday.com 公布了强劲的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每股收益为 1.09 美元,显著超出 Zacks 共识估计的 0.84 美元,实现了 +29.76% 的盈利惊喜。截至 2025 年 6 月的季度收入也超出预期,达到 2.9901 亿美元,超出估计 2.00%,同比增长 27%。尽管有这些强劲的表面数据,该公司股价在公布后仍下跌超过 20%。
这种市场反应主要归因于该公司保守的前瞻性指引。对于 2025 年第三季度,Monday.com 预计收入在 3.11 亿美元 至 3.13 亿美元 之间,仅略高于此前的共识估计,并预示着增长可能放缓。此外,第三季度非 GAAP 营业利润率指引设定为 11-12%,低于第二季度报告的 15%,这表明对利润率压缩的担忧。
市场反应:增长减速和人工智能颠覆
Monday.com 股票的大幅抛售主要与几个超出即时盈利超预期的关键因素有关。分析师指出增长率明显放缓;虽然全年收入目标 12.24 亿美元至 12.29 亿美元 仍反映约 26% 的增长,但这与前几年(2024 年 33%,2023 年 41%)相比显著减速。2025 年第二季度是 Monday.com 首次报告收入同比增长低于 30%。
影响软件行业,特别是 Monday.com 的一个更广泛的重大担忧是 AI 颠覆的担忧。“AI 导致软件消亡”的说法,以及 AI 搜索结果变化可能对漏斗顶部活动产生的影响,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这种情绪表明,即使是积极整合 AI 功能的公司,如 Monday.com,其估值倍数也可能面临压力。
更广泛的背景和行业影响
Monday.com 面临的挑战并非孤立。该公司股票表现显著不佳,过去一个月回报率为 -25.1%,与同期 S&P 500 增长 +3.1% 和 Zacks 互联网 - 软件行业增长 0.7% 形成鲜明对比。年初至今,MNDY 股价已下跌 19%,而其行业和更广泛的计算机和技术行业分别增长了 15.4% 和 20.4%。
估值指标也引发疑问,MNDY 目前的远期 12 个月市销率为 6.84 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5.74 倍。该公司的激进支出轨迹进一步加剧了担忧,研发成本在 2025 年第二季度飙升至收入的 20%,高于一年前的 16%,这主要是由于 AI 相关投资。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收入的 47%,凸显了显著的客户获取成本。这种加速支出,加上 2025 财年预计 30% 的员工扩张,正在侵蚀运营效率,如 2025 年第二季度非 GAAP 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 16% 收缩至 15% 所证明。
围绕软件公司和 AI 的担忧在整个行业产生了连锁反应。包括 SAP、Sage Group 和 Dassault Systèmes 在内的其他欧洲软件巨头也经历了大幅下跌,其中 SAP 下跌超过 7%,在一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近 220 亿欧元(260 亿美元)。
展望未来:驾驭增长、盈利能力和 AI 集成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 Monday.com 在 AI 战略投资与管理其费用基础之间,同时应对收入增长放缓的能力。其股价变动的可持续性将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评论和未来展望。需要关注的关键因素包括该公司能否以减缓的收入增长来抵消不断上升的成本、维持或提高营业利润率,以及在不危及盈利能力的情况下有效整合 AI。
竞争格局依然激烈,Salesforce (CRM) 和 Atlassian (TEAM) 等强大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强劲的收入增长和更高的非 GAAP 营业利润率。Salesforce 报告收入同比增长 11%,非 GAAP 营业利润率超过 30%,而 Atlassian 实现 22% 的收入增长和 24.3% 的非 GAAP 营业利润率。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Monday.com 的当前绩效指标将与这些行业领导者进行基准比较,以努力重新获得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