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持有量分歧趋势凸显去美元化压力
全球主权储备管理格局正在经历重大调整,其特点是美国国债需求与战略性转向替代资产的复杂相互作用。2025年7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创纪录的9.15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但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潜在趋势揭示了美元主导地位面临的日益增长的压力。
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继续战略性地剥离美国债务,其7月份持有的国债降至7307亿美元,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257亿美元的减持是近两年来的最大降幅,凸显了北京旨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支撑本币以及应对复杂贸易动态的蓄意努力。相反,最大的非美国持有国日本将其持有量增加了38亿美元至1.151万亿美元,达到2024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可能是在其国内近零利率环境下寻求收益率的驱动。尽管英国等其他国家也将其国债持有量增至近9000亿美元,但7月份流入美国的净资本总额显著放缓至21亿美元,低于6月份修正后的920亿美元。此外,外国投资者在7月份出售了163亿美元的美国股票,这表明风险偏好可能发生转变。
地缘政治和经济转变中,各国央行转向黄金
央行储备管理中出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变,其中黄金在总持有量上首次在三十多年来超越了美国政府债券。根据欧洲中央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各国央行总共持有超过36,000吨黄金,价值超过3.6万亿美元,几乎与持有的3.8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持平。这一历史性里程碑主要归因于今年金价飙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以上。
黄金积累的加速趋势受到多种因素驱动。在俄罗斯美元和欧元储备被冻结等地缘政治事件之后,各国央行日益寻求“不受制裁”的资产。对美国不断增长的债务水平的担忧也促使人们对过度持有美国债券保持谨慎,同时存在更广泛的储备多元化需求。世界黄金协会 (WGC) 的数据显示,黄金购买强劲,各国央行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每年购买超过1000吨——是十年前速度的两倍多。调查表明这一趋势将继续,**43%**的央行行长计划在未来一年内进一步增加其黄金持有量。
美联储政策遭遇持续的长期收益率挑战
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全球资本流动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在管理长期利率方面的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审视。尽管美联储于9月17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 (bps),并预示到年底还将进行两次降息,但长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仍表现出韧性。这与降息将压低收益率,特别是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预期相反。
2024年上一轮降息期间,尽管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100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飙升超过120个基点。这种脱钩表明美联储对长期债券利率(对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减弱。国内外机构债券交易员都表现出明显的怀疑态度,促使人们观察到债券市场出现“买预期、卖事实”的动态。这意味着市场越来越质疑美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美国主权债务的质量,可能需要美联储通过大规模债券购买直接干预,才能显著影响长期利率。
更广泛背景:对美元主导地位和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债持有量和央行黄金积累中观察到的趋势是更广泛、渐进的去美元化过程的组成部分。这种现象定义为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中使用的大幅减少,对全球经济秩序具有重要影响。美元在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降至二十年来的最低点,而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从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50%以上降至2025年初的约30%。
这种转变在商品市场中也可见一斑,例如孟加拉国以人民币向俄罗斯支付核电站款项等,越来越多的交易以非美元计价合同进行。这种多元化使得印度、中国和巴西等国家能够减少对预防性美元储备的依赖。对于美国而言,持续的去美元化可能导致美国金融资产的广泛贬值和表现不佳,影响美国股市并可能导致对美国市场信心的丧失。
专家评论指向结构性转变
市场观察人士强调,当前动态反映的不仅仅是短期波动。策略师指出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地缘政治重新调整。成熟投资者之间的情绪尤其能说明问题:
"国内外机构债券交易员通常是所有投资者中最知识渊博、最成熟的,他们正在发出怀疑信号。"
这种怀疑态度涉及美国的财政方向及其主权债务的长期质量。摩根大通分析师强调,去美元化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一个受地缘政治发展、贸易协定和全球储备多元化影响的长期过程。
展望:持续关注货币政策和储备管理
展望未来,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经济报告以及美联储就利率采取的任何进一步行动。全球各国央行在管理其储备方面的不断变化的策略,特别是它们对黄金而非传统债务工具的持续偏好,将是未来资本流动的关键决定因素。债券市场波动性增加以及美元持续面临压力的可能性仍然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因为全球金融体系正在适应储备资产管理和国际经济力量动态的这些根本性转变。